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四时病机

四时病机

邵氏医书三种》之一。14卷。清·邵登瀛撰。撰年不详。邵氏首叙温热论,继则根据四时发病情况,阐述春温湿温、湿病、暑、疟、伏暑晚发冬温等以温热病为主的多种病证。书中除引述《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古典医著外,并参考了历代有关论述。为结合临床实践,作者附列了一些前人医案及个人治验。对于四时病机的选方,不拘于经方时方。1864年由其曾孙邵炳扬予以考订补缺,刊行问世。

猜你喜欢

  • 白喉

    病名。见《时疫白喉捷要》。又名白缠喉、白菌。系一种急性传染病。流行于秋末冬初,以学龄前儿童发病率最高。《重楼玉钥》:“喉间起白如腐一症,其害甚速,……患此者甚多,惟小儿尤甚,且多传染。”发病多因时行疫

  • 雷氏宣透膜原法

    即宣透膜原法,见该条。

  • 喉白阐微

    书名。1卷。清·郑梅涧撰。刊于1797年。本书根据作者的多年临床治疗心得,对白喉的辨证论治、药用宜忌、药性、常用验方等都作了比较概括的论述。1956年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排印本。

  • 蔽心骨

    骨名。又名心蔽骨、鸠尾骨。详鸠尾骨条。

  • 口糜

    证名。指口腔内泛现白色糜点,形如苔藓。《素问·至真要大论》:“火气内发,上为口糜。”《杂病源流犀烛·口齿唇舌源流》:“脏腑积热则口糜,口糜者,口疮糜烂也,宜局方凉膈散;心热亦口糜口疮多赤,宜花粉末掺之

  • 黑靥

    病证名。见《奇效良方》。又名倒靥、黑疮倒靥、陷伏。痘疮收靥时,外感寒邪,腠理复闭,身痛四肢微厥,痘转青紫或呈黑色者为黑靥。出痘时感受风寒或毒气弥盛,心热与外热壅郁,蒸腾不消,毒复入里;或食少腹泄,脏腑

  • 一杯倒

    见《广西中草药》。为羊踯躅根之别名,详该条。

  • 脉诊

    即切脉。详该条。

  • 漏腮

    病名。指腮部之漏疮。即骨槽风之别称。详该条。

  • 初生儿

    从出生到一个月内为初生儿。《千金要方》卷二十九·灸例第六命名为新生儿。此期小儿初离母体,形气未充,肌肤嫩弱,开始在新的环境中接触外界事物,应特别注意寒温调护,以防感邪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