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漱
即漱涤。详该条。
即漱涤。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芸香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从新》。为明党参之别名,详该条。
见古本康平伤寒论条。
指尾骨。见李瀠《身经通考》。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杜衡之药材名,详该条。
《增补万病回春》卷五方。当归、生地黄、菊花、谷精草、木贼、大黄(酒炒)、羌活、石决明、蔓荆子、白芷、黄柏、连翘、龙胆草各一钱,蝉蜕七个。为粗末,水煎,食远服。治翳矇瞳子。
见《千金翼方》卷十六。即孔子大圣知枕中方,见该条。
又称药引,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BL51。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腰部,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一说“除脊各三寸取穴”(《针灸资生经》)。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和第一腰动、静脉后支。主治腹痛,痞块,
运气术语。谓主司之六气过时而不退,继行其令,引致该气的延长。《素问遗篇·本病论》:“所谓不退者,即天数未终,即天数有余,名曰复布政,故名曰再治天也,即天令如故而不退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