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寒邪留积于里。《证治准绳·杂病》:“寒积,热取之,鸡爪三棱丸、硇砂煎丸、红丸子。”《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寒积,感伤寒冷成积,腹中疼痛,必以手重按,或将物顶住稍可,口吐清水也
见清·王之翰《妇科胎产百病》。即经来白色。详该条。
病证名。由于血热而致经水过期而来。《景岳全书·妇人规》:“血热者,经期当早,此营血流利及未甚亏者多有之。其有阴火内烁血本热而亦每过期者,此水亏血少燥涩而然。治宜清火滋阴,以加味四物汤、加减一阴煎、滋阴
用药法则。指表寒证需用辛温药发汗,虽值炎热季节,亦不必避忌。《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
埋植疗法之一。见该条。
指纹理。《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两吻多画。”
病名。指肺感湿邪引起的咳嗽。《张氏医通·咳嗽》:“感湿嗽者,脉细而缓,身体重著,骨节烦疼,或自汗,或小便不利。麻黄加术汤。”参见咳嗽、伤湿咳嗽条。
病证名。小儿夜间啼哭,不得安静的痧胀。如视其腿弯、肘弯有青筋的,可用消毒三棱针于青筋上刺之,放出紫黑毒血;如其胸胀作痛的,用刷子蘸香油刮之,痧起,其啼可止(《痧胀玉衡》)。
丛书名。又名《汪氏医学丛书》。明·汪机编撰。1522年后陆续刊出。包括《脉诀刊误集解》、《石山医案》、《读素问钞》、《运气易览》、《针灸问对》、《外科理例》、《痘治理辨》、《推求师意》八种。多属临证经
见《山东中药》。为藜芦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