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刺灸心法要诀

刺灸心法要诀

针灸著作。8卷(即《医宗金鉴》卷79~86)。清·太医院编。刊于1742年。其中卷79为九针、十二经井,荣、俞、经、合、原,络穴八会穴经脉流注;卷80为周身骨度及各部诸穴;卷81~84为十二经及奇经的循行及经穴部位;卷85为头、胸腹背及手足各部的要穴主治病证;卷86为各种灸法及针灸禁忌等。全书均编成七言歌诀,歌诀之后加注,并附插图134幅,便于习诵。现有多种刊本。

猜你喜欢

  • 李伦青

    【介绍】:见李纪方条。

  • 痴先生

    【介绍】:见詹文升条。

  • 妊娠便血

    病证名。汪喆《产科心法》:“孕妇大便见血,亦是血热妄行。大凡血症上行为逆,下行为顺,宜服生地四物汤加麦冬、槐米、赤芍,甘草主之。”

  • 黄水疮

    病名。生于皮肤的一种传染性脓疱性疾病。见《外科正宗》卷四。又名滴脓疮、黄水粘疮。由于脾胃湿热过盛,兼受风邪相搏而成,初起皮肤患处先起红斑,继之成粟米样水疱,逐渐增大,疱液初呈透明,后为混浊,基底红晕,

  • 失营

    ①病名。见《张氏医通·杂门》。详脱营失精条。②见失荣条。

  • 骆潜庵

    【介绍】:见骆如龙条。

  • 吊茄子

    即子宫脱垂之俗名。详子宫脱垂条。

  • 脾虚多涎

    病证名。指脾气虚弱而多涎者。《证治准绳·幼科》:“小儿多涎,由脾气不足,不能四布津液而成。”症见神疲,面色萎黄,涎多清稀。治宜补益脾气。用补中益气汤。

  • 鸡子白皮

    出唐·孟诜《必效方》。为凤凰衣之别名,详该条。

  • 针灸疗法

    针刺、艾灸两种治疗方法的总称。简称针灸。针刺疗法是用特制的金属针具,刺激人体穴位,运用操作手法,藉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艾灸疗法是以艾绒搓成艾团或艾条,点燃后温灼穴位皮表,达到温通经脉、扶阳散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