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焦元气,指肾气而言。见《脾胃论》:“下元土盛克水,致冲、任、督三脉盛。”肾居下焦,内藏元阴、元阳之气,故称“下元”。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铜锤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陈司成条。
参见痧痘集解条。
出《济生方》。为豚卵之别名,详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角蒿之别名,详该条。
即出针,《素问·针解》:“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见出针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石蒜之别名,详该条。
见郑氏彤园医书四种条。
①泛指脏气虚统摄失职,可见自汗、遗精、泄泻、遗尿、崩漏、便血等证。治宜固涩,并补其脏气。②气为血帅,指气虚不能摄血而见各种出血症状。治宜补脾益气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