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关格

关格

①病名。①小便不通名关,呕吐不已名格,小便不通与呕吐不止并见名为关格。见《伤寒保命集类要·关格病》。《医学心悟》卷三:“更有小便不通,因而吐食者,名曰关格。经云: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关格者,不得尽其命矣。”本证多系癃闭的严重阶段,可见于尿毒症等疾患。②大便不通名内关,小便不通名外格,大小便都不通名关格。《诸病源候论·关格大小便不通候》:“关格者,大小便不通也。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之外格,二便俱不通为关格也。由阴阳气不和,荣卫不通故也。阴气大盛,阳气不得荣之曰内关;阳气大盛,阴气不得荣之曰外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曰关格。关格则阴阳气否,结于腹内,胀满,气不行于大小肠,故关格而大小便不通也。”③指上不得入而呕吐,下则大小便秘结者。《医贯》卷之五:“关格者,粒米不欲食,渴喜茶水饮之,少顷即吐出,复求饮复吐。饮之以药,热药入口即出,冷药过时而出,大小便秘,名曰关格。关者下不得出也,格者上不得入也。”④指呕吐而渐见大小便不通者为关格。《医醇賸义·关格》:“患此证者,多起于忧愁怒郁,即富贵之家,亦多有隐痛难言之处,可见病实由于中上焦,而非起于下焦也。始则气机不利,喉下作梗;继则胃气反逆,食入作吐;后乃食少吐多,痰涎上涌,日渐便溺艰难。此缘心肝两经之火煎熬太过,营血消耗,郁蒸为痰;饮食入胃,以类相从,谷海变为痰薮,而又孤阳独发,气火升痰,宜其格而不入也。”因肝气犯胃,食入作吐,宜解郁和中归桂化逆汤;痰气上逆,食入呕吐,人参半夏汤;孤阳独发,阻格饮食,甚则作呃,和中大顺汤。二气双调饮通治关格。②脉象之一。指人迎寸口脉俱盛极,系阴阳离决之危象。《灵枢·终始》:“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③指阴阳均偏盛,不能相互营运的严重病理状态。《灵枢·脉度》:“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

猜你喜欢

  • 清气凉营

    同气营两清。详该条。

  • 叶桂

    【生卒】:1667~1746年【介绍】:清代著名医家。字天士,号香岩。江苏吴县人。世医出身,其父在当地以医闻名。叶氏自幼继承家学,并通诗文词赋、经史子集,尤究心于医术,博览医书,并先后拜师十余人,临证

  • 小便难

    证名,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指尿少及小便艰涩之证。《诸病源候论·小便病诸候》:“小便难者,此是肾与膀胱热故也。”治疗宜瞿麦、滑石之类泻之。太阳病误发汗,阳明中风亦可致小便难,治疗用桂枝加附

  • 打枪子

    见《分类草药性》。为绛梨木子之别名,详该条。

  • 乳香寻痛丸

    《奇效良方》卷二方。乳香、川乌、没药、五灵脂、白胶香、地龙、干姜、半夏、五加皮、赤小豆各等分。为细末,面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腹黑豆淋酒送下。治中风瘫痪不遂,手足亸曳,口眼斜,或旋运僵仆,

  • 王氏清暑益气汤

    即清暑益气汤第一方,见清暑益气汤条。

  • 田鸡草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粪箕笃之别名,详该条。

  • 相杀

    出《神农本草经》。一种药物能消除另一种药物的中毒反应,如绿豆杀巴豆毒。

  • 血热滑胎

    滑胎证型之一。孕妇素体阳盛,有滑胎病史,怀孕后因热伏冲任,迫血妄行,损伤胎元。症见小腹作痛,心烦不宁,口渴喜凉饮,甚则阴道流血,以致胎动欲坠。宜清热凉血,安胎,用保阴煎(生地黄、熟地黄、芍药、山药、续

  • 偃月内障证

    病名。出《证治准绳·杂病》。即偃月翳内障。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