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伤寒总病论

伤寒总病论

书名。6卷。宋·庞安时约撰于1100年。卷1叙述六经分证;卷2谈汗、吐、下、温、灸等治法;卷3论析与伤寒有关的一些杂症;卷4~5列述暑病寒疫温病等;卷6载伤寒杂方、妊娠杂方等。其处方用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参考诸家学说并结合个人实践,有所补充和发挥。是一部研究《伤寒论》较早而有相当影响的著作。建国后有排印本。

猜你喜欢

  • 肝火腹胀

    病证名。指肝火克脾、气机不畅所致的腹胀。《症因脉治》卷三:“肝火腹胀之症,目睛黄,两胁痛,小腹胀急,或攻刺作痛,或左边胀甚,小便赤,夜不得寐。”多因恼怒、酒热伤肝,肝气怫郁,气机不利所致。治宜泻火疏肝

  • 手阳明经筋

    十二经筋之一。《灵枢·经筋》:“手阳明之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上结于肘外,上臑,结于髃;其支者,绕肩胛,挟脊;直者,从肩髃上颈;其支者,上颊,结于頄;直者,上出手太阳之前,上左角,络头

  • 振胞瘀痛

    病证名。《证治准绳·杂病》:“偶被物撞打而血停滞于睑睥之间,以致胀痛也,缓而失治,则胀入珠内瘀血灌睛。”症见胞睑青紫肿胀疼痛,甚而肿如覆杯,睑重难睁,重者瘀血可渗入另侧胞睑内,使呈青紫色。初伤宜冷敷以

  • 红脉

    指月经。宋·齐仲甫《女科百问》十三问:“经脉来时,俗称为红脉。”

  • 落下颏

    病名。即下颌关节脱臼。出《外科正宗》卷四。详颊车蹉条。

  • 内黄

    黄病二十八候之一。《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热毒气在脾胃,与谷气相搏,热蒸在内,不得宣散,先心腹胀满气急,然后身面悉黄,名为内黄。”治宜选用栀子散、茵陈散、三黄散等方。参见黄疸条。

  • 太阳腑病

    病证名。亦称太阳腑证。为太阳经邪热不解,内犯膀胱所致。有蓄水与蓄血之分。《伤寒溯源集·中风失治》:“太阳者,膀胱之经也。……太阳之经邪不解而内犯膀胱,则下焦不蒸而气液不得上腾。”《伤寒论辨证广注·太阳

  • 摩挲(suō 梭)

    即推拿。参见摩娑条。

  • 稻芒赤

    病名。指秋天白睛“不肿不红,但沙涩昏痛者,乃脾肺气分隐伏之湿热,秋天多有此患,故俗谓之稻芒赤“(《张氏医通》卷八)。宜祛风、清热、除湿、用泻青丸加减。

  • 食气

    ①食,与蚀通;气,指正气、元气。指耗损元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壮火食气”。②指饮食水谷之气。《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③养生术语。道家通过呼吸修炼的一种方法。《抱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