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镜经附录
见脏腑证治图说人镜经条。
见脏腑证治图说人镜经条。
旧时对医界的颂称。相传三国时吴董奉为人治病,不取报酬,但求患者于病愈后在其宅旁种杏一株,日久杏树成林。后世遂以“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等来称颂医家的医术高明。
我国古代医学分科的名称。元、明的太医院都将医学分为十三科。元代十三科为:大方脉、杂医、小方脉、风、产、眼、口齿、咽喉、正骨、金疮肿、针灸、祝由、禁。明代十三科为:大方脉、小方脉、妇人、疮疡、针灸、眼、
病名。清·严景芬《目科捷径》:“在上胞内有块如杏核窍形,扣在胞内,翻转则露出似骨。”
出《难经·三十五难》。即胆。因胆所贮藏的胆汁清而不浊,故名。
【介绍】:南北朝时期宋代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名医徐道度之父。
药物学著作。简称《药性集要》。3卷。清·岳昶撰于1843年。此书取材于《本草纲目》、《本草经疏》、《本草述》、《本经逢原》等书,载常用中药360种,以歌诀形式阐述各药气味、形式、归经,并附主治功用及发
【介绍】:宋代医家。著《养生目录》一卷。
儿科著作。明·鲁伯嗣撰。10卷。约刊于15世纪(明初)。本书将有关婴幼儿的初生养护及病候诊治等列为100个问题,对于多种儿科病证的致病原因及治法方药等均有较详细的阐述。作者能融会众说,自成一家,取材比
出《王叔和脉诀》。即分娩,详该条。
病证名。清·周登庸《续广达生篇》卷二:“妊娠呕吐不已,数月不思饮食,精神如常,非恶阻,名子翻胃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