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指少阴病不应发热而见发热的症状。多见于少阴、太阳合病患者。《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
《圣济总录》卷十五方。又名一滴金。人中白、炒地龙各一两。为细末,羊胆汁和丸,芥子大,每用一丸,新汲水一滴化开,滴入两鼻中。治首风及偏正头痛。
见异经选穴法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卤地菊之别名,详该条。
即出针的俗称。见该条。
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天津市南开医院)。柴胡、郁金、栀子、木香、枳壳各9克,茵陈、牡蛎各15克,枯矾3克。水煎服。功能利胆排蛔。治胆道蛔虫症,用于驱除胆道死蛔虫。若便秘,加生大黄(后下)9克。
【介绍】:参见梅彪条。
【介绍】:宋代官吏。官南康守(今江西南康)。生平不详。集有《集效方》一卷。
指阴茎或者性机能。如“阳事不举”、“阳事衰弱”。
【介绍】:唐代人。画有《本草训解图》,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