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重叠过甚,必然向对立的阴气方面转化。参重阴必阳条。
病名。皮肤小疣赘之一。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由于风邪搏于肌肤,或因肝虚血燥,筋气不荣所致。常发生颈项及胸背等处。初起为粟米大或绿豆大的半球状隆起,表面呈蜡样光泽,境界清楚,中央凹陷如脐窝,呈散在分
病名。出《银海精微》。即眼弦赤烂。详该条。
【介绍】:见项昕条。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二。指耳根生疮痈而疼痛。参见耳根痈条。
出《神农本草经》。即桑寄生,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腕痈。见该条。
出《肘后备急方》。即黑大豆,详该条。
指食积而兼寒热的证候。《证治准绳·幼科》:“小儿食积者,因脾胃虚寒,乳食不化,久而成积。其证至夜发热,天明复凉,腹痛膨胀,呕吐吞酸,脚冷肚热,喜睡神昏,大便酸臭是也。有前证而兼寒热者,名曰食积寒热。若
见《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为牛含水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