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丹痧

丹痧

病证名。又名丹疹烂喉痧、烂喉痧、疫痧疫喉喉痧。类于猩红热。因其咽喉红肿糜烂,疹色鲜红如丹,故名。丹痧属于疫疹,多流行于冬春季节,以二至十岁为多见。由疫疠之邪从口鼻而入肺胃,初期邪在卫分,继之病邪由表入里,里热炽盛,表现为气血两燔咽喉为肺胃之通路,热毒上攻,故咽喉红肿腐烂。少数患儿由于正虚邪盛或延误治疗,可出现谵妄昏迷、惊厥等邪陷心包的危候。初起邪尚在表,恶寒无汗者,宜辛温发散,用荆防败毒散;邪犯肺卫者,宜清热解毒,用银翘散加减;气血两燔者,宜双清气血,用清瘟败毒饮;邪陷心包者,宜清心开窍解毒熄风,用清营汤神犀丹紫雪丹之类。

猜你喜欢

  • 芸薹菜

    见《日用本草》。即芸薹,详该条。

  • 收引

    ①证名。收,收缩;引,拘急。收引即筋脉、形体拘挛之状。《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寒收引,皆属于肾。”《类经》十三卷:“形体拘挛,皆收引之谓。”参拘挛条。②运气学说术语。《素问·五常政大论》:“坚成之纪

  • 百谷丸

    见《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即大健脾丸,见该条。

  • 高士亿

    【生卒】:十九世纪中叶【介绍】:清代医家。字玉章。金城人。与弟子罗济川等于1867年撰《素问直讲》(又称《黄帝内经素问完璧直讲》)。

  • 烙铁草

    见《重庆草药》。为铧头草之别名,详该条。

  • 溺孔

    尿道外口。《素问·骨空论》:“女子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

  • 壅乳

    指乳母气机壅滞时,以乳哺儿,损儿脾胃,而生诸疾。《证治准绳·幼科》引《灵秘》和《宝鉴》云:“壅乳成痰涎,涎壅生惊。”“壅乳成妳癖。又吐逆生痰。”

  • 五加皮丸

    《证治准绳·女科》卷四方。炒续断、杜仲各二两半,川芎、独活各三两,五加皮、狗脊、萆薢、芍药、诃子肉各四两。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先服五加皮散,后服此药,每服四十丸,空腹酒送下,日三次。治妊娠腰痛

  • 打结花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新蒙花之别名,详该条。

  • 木癞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由毒邪入肝经而发病。初起肤如虫癣,大小不一,形色不同,久则连片,腐烂腥秽,面目作痒,眉睫脱落。相当于瘤型麻风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