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三焦胀

三焦胀

胀病之一。《灵枢·胀论》:“三焦胀者,气满于皮肤中,轻轻然而不坚。”《奇效良方·胀满》:“若其不升降,痞结胸中三焦相混,大小便不通,卒然胀满,脉来沉伏,为三焦胀也。又有虚实之分,虚者皮肤壳壳然而坚,不痛而气满,治以升降气道,温补脾元即复矣。实者内挟宿食,邪实于内,按之坚痛,当以疏气涤实可也。”《医醇剩义·胀》:“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状其气与水之流行,而究无实在形质。受寒气逆,故气满于皮肤之中,因无形质,故虽胀而轻轻然不坚也。当调和气血,疏导行水通皮饮主之。”参见胀病条。

猜你喜欢

  • 心痫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可表现为多种症状。《医学入门·痫》:“心痫,面赤,口张,摇头,马嘶。”《景岳全书》卷四十一:“面赤目瞪,吐舌啮唇,心烦气短,其声如羊者曰心痫。”《医林绳墨》卷六以痫症因惊

  • 鸭脚皮

    见《岭南草药志》。为鸭脚木皮之简称,详该条。

  • 吴绍轩

    【介绍】:见吴文炳条。

  • 筋之府

    指膝部。膝为诸筋会集之处,是筋会阳陵泉穴之所在,故名。《素问·脉要精微论》:“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

  • ①《内经》十二脉之一。浮疾脉象。《诊家正眼》:“曰躁者,且浮且疾也。”②手足躁动或躁狂的症状。③证名。指身体躁动、躁急,或手足扰动不宁。有阳躁、阴躁之分。阳躁因火热所致。《素问·至真要大论》:“诸躁狂

  • 堕胎花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凌霄花之别名,详该条。

  • 人镜经续录

    见脏腑证治图说人镜经条。

  • 竹筒吸法

    外科外治法之一。见《仙传外科集验方》。又称药筒拔法、药煮吸筒拔法。即根据不同证情,选用相应药物,与竹筒(一头留节、一头去节)若干同煮,然后乘热将筒急合于疮上,拔吸脓血或毒汁。用于疮疡排脓或毒蛇咬伤后拔

  • 裘吉生

    【介绍】:见裘庆元条。

  • 朝信

    见《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即月经。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