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纪
毛纪(1463——1545),字维之,号鳌峰逸叟。掖县(今莱州市)人士,明代重臣,官至吏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他于成化年间乡试第一,登进士。弘治初,授检讨,累迁侍读。正德十二年,命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世宗即位,以定策功,加伯爵,不受。“大礼”议起,杨廷和等相继去职,遂为首辅。朝臣伏阙哭争,俱逮系,毛纪上疏乞宥,传旨切责,遂于嘉靖三年(1524)七月二十六日致仕。《明伦大典》成,追论夺官。嘉靖二十四年(1545)卒,赠太保,谥文简。著有《密勿稿》、《辞荣录》、《联句私钞》、《归田杂识》、《鳌峰类稿》等。
- 余靖
(1000—1064)韶州曲江人,初名希古,字安道。仁宗天圣二年进士。累迁集贤校理,以谏罢范仲淹事被贬监筠州酒税。庆历中为右正言,支持新政。使契丹,还任知制诰、史馆修撰。再使契丹,以习契丹语被责,复遭茹孝标中伤,遂弃官返乡。皇祐四年起知桂州,经制广南东西路贼盗。寻又助狄青平定侬智高,留广西处置善后事宜。加集贤院学士,徙潭、青州。嘉祐间交阯进扰,任广西体量安抚使。后以尚书左丞知广州。有《武溪集》。
- 许谦
(1270—1337)金华人,字益之,号白云山人。幼孤,力学。从金履祥学,尽得其奥。教授乡里,不应辟举。居东阳八华山,学者争往从之。四方之士,以不及门为耻。或访以典礼政事,闻者无不厌服。卒谥文懿。有《读书传丛说》、《诗名物钞》、《白云集》等。
- 朱斌
字文质,吴江人。至正十三年乡贡。
- 侯蒙
侯蒙(1054~1121),字元功,密州高密(今属山东)人,北宋宋徽宗崇宁年间户部尚书,谥文穆。《全宋词》第一册收其词一首。《全宋文》卷二七○四收其文四篇。事迹见《宋史》卷三五一本传。
- 邹兑金
邹兑金(1599-1646),明末清初杂剧作家。字叔介,江苏无锡人,邹式金之弟。生平以济人利物为事,曾捐资创置放生池以泽及鱼鳖。崇祯丁丑年,他北上应考渡江泊金山寺,忽江中风浪大作,他倾资设救生船救人而耽误了应考,后其子邹忠倚得状元,世竟传为德报云。
- 江淹
江淹(444—505),字文通,南朝著名文学家、散文家,历仕三朝,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人。江淹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十三岁丧父。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江淹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泰始二年(466年),江淹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江淹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牵连,被诬受贿入狱,在狱中上书陈情获释。刘景素密谋叛乱,江淹曾多次谏劝,刘景素不纳,贬江淹为建安吴兴县令。宋顺帝升明元年(477年),齐高帝萧道成执政,把江淹自吴兴召回,并任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大受重用。
- 王通
(584—617)绛州龙门人,字仲淹。幼好学。仕隋为蜀郡司户书佐。文帝仁寿间至长安上太平十二策。后知所谋不被用,乃归河汾间以教授为业,受业者以千数,时称“河汾门下”。薛收、房乔、李靖、魏徵等皆从受王佐之道。尝仿《春秋》作《元经》(一作《六经》),又著《中说》(一称《文中子》)。其言论不为儒者所称,惟《中说》留于后世。卒,门人私谥“文中子”。
- 柳庄
河东解人,字思敬。柳靖弟。博览典籍,兼善辞令,有经世之才。初仕于后梁,为萧参军。累迁至鸿胪卿,曾劝萧岿依北周,得安保一隅。及文帝受禅,庄数入朝,帝深加慰勉。梁国废,授开府仪同三司,除给事黄门侍郎。庄明习旧典,雅达政事,凡所驳正,帝莫不称善。后为饶州刺史,有能名。卒于官。
- 武汉臣
武汉臣,元代戏曲作家。济南(今属山东)人,生卒年、字号不详。作杂剧12种,今存《散家财天赐老生儿》、《李素兰风月玉壶春》、《包待制智赚生金阁》3种。(后二剧《元曲选》作“武汉臣撰”。《录鬼簿》武汉臣名下未著录,息机子本《元人杂剧选》作"无名氏撰")《虎牢关三战吕布》仅存残曲,余皆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