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huī

【源】①殷武丁封季父于河北曼(故城在今河南邓县境),曰蔓侯,后灭于楚,其后有邓氏、登氏、邓侯氏、养氏、聃氏、骓氏(8,14,21,60)。古有骓国,在楚,《左传》庄公六年,邓侯所谓骓甥是也,以国为氏,见《舆地图》(17)。【望】绛郡(17,418)。【人】骓甥,邓大夫(7,12,14)。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姓氏考略》据《路史》 注云: “武丁季父蔓侯之后有骓氏。”武丁,即商高宗。此当系出子姓。②《姓氏词典》注引 《姓觿》云: “骓,古国名,以国为氏。在楚地。”

春秋时晋有骓歂(按: 《姓氏词典》 引作“骓”), 七舆大夫; 郑有骓甥。

猜你喜欢

  • 读音:Wēi【源】 见《姓觿》(17)。【望】临安(17,418)。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 《姓氏词典》引 《千家姓》亦收,未详其源。金代有隈可。

  • 亦憐真

    读音:Yìliánzhēn《姓氏词典》 引 《元史》 收载,其注云: “蒙古族姓。元有亦怜真·班。” (按: 《姓氏考略》注“亦”引清张澍语曰: “或元亦怜真之后以为氏。”是“亦怜真”,元

  • 读音:zhān【音】 亦音Zhān(91)。【源】 ①金时女真人粘合氏之后(60,63)。②或为元时粘罕之后(60,62),按,金宗室、熙宗时官太保、尚书令完颜宗翰,女真名粘没喝,又译粘罕(56,61

  • 读音:Tái/Tair【源】见《直音》(15,21,62)。

  • 巨母

    读音:jù mǔ汉有巨毋霸,莽恶之,更其姓曰巨母氏。(见《汉书·王莽传》)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姓氏词典》俱收载并注此音。当为巨毋氏所改。《汉书·王莽传》载: 巨毋霸,王莽时

  • 读音:gǒu【源】 汉时有狗未央,见《印薮》(15,21,61)。此为狗姓之始。【布】 大陆仍有此姓(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长治、云南之泸水有分布。汉族、傈僳族姓氏。《中文大字典》 引

  • 读音:Fú【源】 见《通志·氏族略》(444)、《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21)、《中国姓氏集》(62)。【布】 大陆(91)、台湾台北(64,26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

  • 鼠尼施

    读音:Shǔníshī【源】 唐时西突厥十姓之一,属咄陆部,全称为鼠尼施半啜(428)。以部为姓。

  • 兀颜

    读音:wù yán女真姓,望出陇西。▲<金>兀颜畏可,猛安人,安化军节度使。

  • 穆魯

    读音:Mùlǔ【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索伦(23,63,180,260)。【变】一作〔穆卢〕(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索伦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