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Yīn

【源】 ①古帝阴康氏之后,见《风俗通》(1,6,7,12,15)。②虞夏时有阴国。商时阴长生有诗云:惟予之先,佐命唐虞。所指即阴国,见《姓考》(17)。以国为氏。③阴,周时采邑(故城在今河南卢氏东北)(11,60,62)。以邑为氏。④春秋时齐管仲之孙管修,自齐奔楚,为阴大夫,因以为氏,见《风俗通》(1,6,7,9,12)。【变】 亦作��,〔��〕、零、〔霒〕(17)。【望】 南阳(17,21,60,418)。【布】 台湾台北、台中、台南、高雄(64,68,261)、黑龙江尚志、牡丹江、山西汾阳、北京、河南郑州、荣阳、陕西渭南等地均有此姓。【人】 阴竟,商末时人,见《史记·龟荚传》(60,62)。阴寿,隋时武威人,以功进位上柱国,拜幽州总管,封赵国公(6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乐亭、景县、尚义,山东之平邑、东平,山西之太原,河南之卢氏,江西之金溪、永修,福建之清流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姓氏词典》 据 《史记·龟荚传》 注云:商末有阴兢,乃阴姓的最早记载。②郑樵注云: “姬姓。管夷吾七代孙修,适楚 (按: 适楚,《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引 《元和姓纂》 作 ‘适梦’,误),为阴大夫,因以为氏。” 此之 “”,当指春秋时楚之下阴,汉置县,故城在今湖北光化县西。此以邑为氏,系出姬姓。③郑樵注引 《风俗通》 云: “阴康氏之后。周有阴不佞,阴里人。” (按: 《姓氏考略》 注引 《姓氏急就篇》 云: “阴,周采地。大夫阴忌。阴不佞、阴里,其后氏焉。” 称“阴里” 为大夫名,《姓氏词典》注本此,与郑樵所引不同。) 或称: 今河南卢氏县东北有阴地城。④郑樵又注: “后周赐姓邱月阴氏,隋复旧姓。” (按: 邱月阴,当为 “邱目陵” 之误。)

汉代有阴长生,新野人,隐士; 隋有阴寿; 宋有阴信臣、阴络,登科; 又有阴悼,凤翔人; 明有阴子椒,荆门知州。

猜你喜欢

  • 读音:Táng现行罕见姓氏。今辽宁盖县之盖州镇有分布。汉族姓氏。此姓系盖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

  • 读音:Pō【音】 又音Pō(62,91)。【源】系自姬姓。吴王颇高之后(8,17,60)。【布】清时河间府阜城县多此姓,见《姓氏寻源》(76)。广西柳江有此姓(376)。【人】颇廷相,明万历中副将(6

  • 愛紳

    读音:Àishēn金代女真族姓氏。乃女真族白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金宣宗时有德顺节度使爱绅·莽格。

  • 读音:Tián【源】 见《中华姓府》(63)。《姓氏词典》引《中国姓氏汇编》收载,未详其源。

  • 密羯

    读音:Mìjié《姓氏词典》 引 《唐书》 收载,其注称: “唐有密羯可敦。”未详其他。

  • 读音:Bēng【源】 邴一作祊,为泰山下之邑(故城在今山东费县东南),居此者以为氏(60)。《姓氏词典》据《姓苑》收载。其注云: “以地名为姓氏。祊,春秋时郑国祭祀泰山的汤沐邑,在今山东费县东

  • 读音:Guī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姓氏词典》 引 《姓谱》 亦收,未详其源。

  • 尼雅哈哩

    读音:Níyǎhāli【综】 清镶蓝旗蒙古马甲阿穆之妻为尼雅哈哩氏(260)。

  • 令狐

    读音:Líng hú令狐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春秋时晋国高官毕万的曾孙魏颗,因活捉秦国大将杜回,受晋国君主封于令狐。其后代子孙遂以封地为姓。令狐姓早期活动于山西一带。令狐郡望出于太原郡。令狐历史人物

  • 玉里伯里

    读音:Yùlǐbólǐ【源】 元时蒙古人姓。其先本武平北折连川按答罕山(一作安塔哈山)部落,自曲出(一作库春出,似酋长名)徙居西北玉里伯里山(一作伊埒巴尔山),因此为氏,号其国为钦察(2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