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guī

【源】 ①《左传》,郕子以邽奔鲁,见《姓源》(17)。郕为春秋时鲁孟氏邑,在今山东宁阳东北。邽通“”,系郕国之宝。子孙因以为氏。 ②春秋时鲁成伯之后有邽氏,见《路史》(60)。 ③春秋时秦武公灭邽(故城在今甘肃天水西南邽山下),其后因以为氏,见《史记》(17)。 ④春秋时妫国(指妫姓之陈国)之后(60)。【望】 鲁郡(17,60,418)。【变】 一作圭(60,62)。【人】 邽巽,春秋时鲁人,孔子弟子(15,21)。


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①或与“” 同。《姓氏考略》注引 《姓考》 云: “圭国,舜后。《左传》 郑穆公妃曰圭妫是也。一作‘邽’。因氏。”此则以国为氏,系出妫姓。② 《姓氏考略》注引《路史》云:“鲁成伯后有邽氏。”邽有上邽、下邽,并鲁邑名。此以邑为氏,系出姬姓。③《中国姓氏大全》注云: “秦武公取邽戎(今甘肃天水),置邽县,居者以为氏。”亦可参考,惟不知其所本。

春秋时鲁有邽巽,孔门弟子; 明代有邽仲德。

猜你喜欢

  • 桑丘

    读音:sāng qiū【源】 黄帝之子少昊号穷桑氏,亦曰桑丘氏,六国时著《阴阳书》之桑丘子即其裔,见《玉嘉拾遗记》(7,17,21,60)。【布】 汉时下邳有桑丘氏(6,12)。【变】 《汉书》作〔桑

  • 读音:yóng姓也。(见《元和姓纂》)

  • 读音:Kuǎi【音】 又音匮(Kui)(7)。【源】 见《古今姓氏书辨证》(7)。一说,与蒯同(60,62)。【望】 东鲁(17,418)。【布】 上海嘉定(351)、浙江余姚(389)、普陀(297

  • 烏喇特

    读音:Wūlǎtè【源】 ①清满洲八旗姓。见《国史·内扎萨克传》(23)。②清蒙古八旗姓。凡二派,出翁克都济讷尔、哈达等地(23,63,260)。【变】 清正蓝旗满洲马甲那英泰之妻为乌拉特氏,镶白旗蒙

  • 烏亮海

    读音:Wūliànghǎi《姓氏词典》收载,其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 “满族姓。清有绥远城副都统布颜图,姓此氏。” (按: 疑此为蒙古族姓氏,乃 《清通志·氏族略》所收“乌梁海”之别译

  • 读音:xiāng见《姓苑》。

  • 读音:zhù铸国尧后。《左传》:臧宜叔娶于铸氏。(见《风俗通》)

  • 大莫干

    读音:Dàmògān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周末尉迥将大莫干元章,生后。”一作“大莫于”,盖干、于形近而讹。参见“大莫于”条。

  • 精克勒

    读音:Jīngkèlè达斡尔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达斡尔族》援引《黑龙江志稿》收载。或作精奇力、精奇勒、金克力等,皆“精奇里”之别译。后或取其首音谐以 “金”字而为单姓。参见“精奇里”条

  • 读音:chá【音】 亦音屠(Tú)(80)。【源】 ①炎帝葬于茶陵(故城在今湖南茶陵东50里),因氏,见《姓源》(17)。 ②茶氏系殷时旧姓,见《潜夫论》(60,62)。系自子姓,茶即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