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Nǎo【综】 脑解,南北朝时梁国江东太守,见《江醴陵集》(21)。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忻州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姓氏词典》 引 《新元史》亦收载,未详其源。元代有脑忽。
读音:Ào【综】源出不详。台湾台东(64)、贵州安顺等地均有此姓。《姓氏词典》 收载,其注云: “今浙江嵊泗县有此姓。”未详其源。
读音:Qìhé【综】 老聃(即老子)之祖理征娶契和氏,见《南唐书》(11,17,62)。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姓氏词典》亦收,其注引《姓觿》云:“《南唐书
读音:wūbù【源】 ①相传炎帝参卢之后有乌护氏,见《路史》(60,62)。②北狄(一作赤狄)七姓之一为乌护氏(17,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并注其源: ①其注引 《路史》
读音:Gāgédáyīěr鄂伦春族姓氏。出自阿其格查依尔“哈拉”,原为“贪多” 之意。相传兄弟为丢失斗米而失和,因而分族,亦有嘎格达依尔之族。见 《中国人的姓名·鄂伦春族》。
读音:Bié别姓为古代别成子的后代。别姓起源及早期活动地主要在中原一带。别姓历史人物有宋朝别之杰,官至端明殿学士,加兵部尚书,擢参知政事。为人忠厚,为官清廉,不畏权贵。别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三百
读音:Shūmùlī【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二派,出海兰木、萨尔必图村等地(23,63,180,260)。【变】 ①后改为莫氏(180)。②一作〔舒穆理〕(260)。【人】 清镶蓝旗满洲马甲勒腾额之妻
读音:Shīlìbōluó《姓氏词典》收载。《姓氏考略》亦载,其据《太平寰宇记》注云:一作矢黎婆罗。盘盘国有哥罗王(按:《姓氏词典》引作“盘盘国东南有哥罗王”),姓失利婆罗,名米失钵罗。
读音:háo【源】 见《万姓统谱》(15,21)。【布】新疆呼图壁(342)、台湾台北(68,261)、四川成都(9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固安、山西之运城、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
读音:Nāyánjídǎi【源】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有那颜吉歹氏(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纳颜济达〕(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