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也頭
【源】鲜卑族中一支宇文部之姓,见《唐书·氏系表》(17)。宇文为鲜卑族一支,东汉桓帝时,檀石槐分鲜卑为东、中、西三部,以右北平东至辽东为东部,宇文世为东部大人,后建立北周。 【变】①亦作〔费野头〕、〔费乜头〕(12,27)、〔野头〕(7,26)。②后改为宇文氏(11,27,44,60)。
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与费野头同。”详见“费野头”条。
【源】鲜卑族中一支宇文部之姓,见《唐书·氏系表》(17)。宇文为鲜卑族一支,东汉桓帝时,檀石槐分鲜卑为东、中、西三部,以右北平东至辽东为东部,宇文世为东部大人,后建立北周。 【变】①亦作〔费野头〕、〔费乜头〕(12,27)、〔野头〕(7,26)。②后改为宇文氏(11,27,44,60)。
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与费野头同。”详见“费野头”条。
读音:Bāyǎlā【源】 ①清满洲八旗姓。凡二十派,出松花江、虎尔哈、木伦、卦尔察、法尔图、黑龙江、长白山、倭济、扎库塔、库穆努、宁古塔、伊兰费尔塔哈村、乌丹村、乌塞理、库穆图、绥分、库尔喀、巴硕和罗
读音:Jiǎn【源】 ①系自姬姓。減氏之先为晋公族大夫,骊姬之难,晋废公族,因谓其人为減氏,见《姓氏急就篇》注(60,62)。②系自芈姓。楚公族有減氏(8,60)。③巫咸氏之后(15,21,60)。【
读音:Yā【综】 源出不详。见《贵姓何来·古今姓氏表》(77)。现行罕见姓氏。今辽宁之盖县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Wūmǎ巫马,原为官名。周代有一种专门掌管养马并为马治病的官员,称为巫马,子孙遂以祖上官职命姓,即为巫马姓。巫马姓如今在北京、上海、浙江、辽宁等地有少量分布。巫马姓历史人物有巫马施,孔子弟子
读音:Sūmǎngdá羌族姓氏。汉意为 “命不落”。本房名,以为姓。后或改为单姓“苏”,盖取“苏蟒达”之首音谐以汉字“苏”而得。
读音:Rì《姓氏词典》引 《姓谱》收载,未详其源。(按:䒤, 草名, 疑即以草名为姓。)
读音:Zǐfēng【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郑国公子去疾,字子丰,其后以为氏,亦为丰氏,见《世本》(12,21,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姬姓。郑公子去疾字子丰之后
读音:sì《官氏志》:姒亦改作侣。(见《万姓统谱》)▲<明>侣钟,郓城人,成化时户部尚书。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长治、临汾及雁北地区均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新
读音:Mònālóu【综】 代北莫那楼氏之异译(70)。亦作〔末那娄〕(27),〔末耐娄〕(70)。【人】 末那楼霍,南北朝时后燕襄城公(9,17,60)。历史上代北地区罕见之三字姓。《郑通志·氏
读音:qī shū夏世侯伯。(见《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