貙
【源】有熊氏各族有貙氏,见翦伯赞《中国史纲》(63)。
《姓氏词典》 引 《姓解》收载,未详其源。
【源】有熊氏各族有貙氏,见翦伯赞《中国史纲》(63)。
《姓氏词典》 引 《姓解》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Gōngmù【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读音:Lú【源】 鑪本作鑢,见《释文》(11,60)。春秋时楚国有此姓,见《姓氏急就篇》(11,17,21)。【布】 湖北武汉、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91)。【人】 鑪金,春秋时楚大夫,见《左传》(1
读音:Méi【源】 周有郿邑,故城在今陕西眉县东北;又,春秋时鲁有郿邑,故城在今山东东平西。或以地为氏(62)。亦见《中国著作号码编制法》(63)。《姓氏词典》引《中国姓氏汇编》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Línlā’è【综】 德昂族姓。世居云南镇康木厂区大寨,以氏族(克勒)名为氏,汉姓为董(146)。
读音:Zhǐ/Jyy,Jr【综】 源出不详。山东沂水有此姓(332)。
读音:Lākùtǎ【综】 清满洲正黄旗中有拉库塔氏(259)。
读音:Xuǎn【源】见《姓苑》(15,21)。 【布】江苏武进(314)、安徽淮南(362)、四川成都、北京(9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北京、广东之吴川、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
读音:Yīn【源】 见《姓苑》(6)。【布】 河北乐亭(334)、台湾台中(68,26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江西之余干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姓
读音:Bó【源】 系自子姓,见《潜夫论》(63)。宋左(一作右)师勃之后,见《通志·氏族略》(12)。《姓氏词典》收载,其注据《希姓录》 云: “源于子姓。系周代宋开国君主微子的后代。”
读音:sì rén【源】 古寺人之后有寺氏、寺人氏(60)。一说,春秋时晋国寺人披之后,见《左传》(17)。一说,春秋时宋国寺人惠墙伊戾之后(6,21)。寺人,官名,掌府寺之官(12)。齐寺人貂、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