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āng

臧姓的来源有两个,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于姬姓。春秋时鲁孝公之子,食采于臧(故城在今山东栖霞东北),是为臧僖伯,子孙以祖父名为姓氏。二是源于职位。臧是古代对奴婢的贱称,这些人的后代有以臧为姓氏者,即成臧姓。

臧姓始于鲁国公族。鲁亡后,臧姓始散居于齐鲁大地,并逐渐在今山东莒县、郯城和江苏涟水间地形成大的聚落,后来昌盛为臧姓东莞郡望和东海郡望。秦至西汉间,臧姓播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北方省份,并且在今河南禹州、甘肃天水一带形成望族。东汉时,臧姓逐渐散居江苏各地。两晋南北朝时,臧姓南下,散居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唐末五代,今湖北、湖南、四川、江西等地均有臧姓入迁,宋元渐迁入福建、广东、广西等地。明初,山西臧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天津、江苏等地。清康乾年间,入迁东北三省。如今,臧姓尤以浙江等省为多。

臧姓历史人物有臧荣绪,南朝齐史学家。好学能文,笃爱“五经”。曾综合王隐、何法盛等人所著晋史,撰成《晋书》一百一十卷,史料颇丰富,在唐初流行的十八家晋史中,号为最完善的一部。唐太宗时房玄龄等重修《晋书》,即以臧书为蓝本。臧懋循,明戏曲家、文学家。与王世贞、汤显祖相友善,改编刊刻了汤显祖的《玉茗堂四梦》,编有《元曲选》等。臧琳,清经学家、训诂学家。字玉林。生平博览群书,经史、百家、释道、稗官、野记均有涉猎。尤精音韵训诂之学。他主张治经应据汉注唐疏,由字、词训诂以明道。

臧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一百一十二位。


【音】 今亦音Zàng(396)。【源】 ①系自姬姓。春秋时鲁孝公之子彄,食采于臧(故城在今山东栖霞东北),是为臧僖伯,其后因氏(7,12,62)。一说,鲁孝公之子彄,字子臧,子孙以王父字为氏,见《姓苑》(60,62)。②锡伯族姓(201)。辽宁沈阳锡伯族札斯胡里氏,汉姓为臧(433)。【望】 东海、颍川、东莞、天水(7,17,60,418)。【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3%。尤以浙江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臧姓人口43%。【人】 臧赐,春秋时鲁大夫(15)。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固安、阜平、乐亭、黄骅、尚义,辽宁之清原,黑龙江之嫩江县,山西之太原,甘肃之永登,江西之崇仁,浙江之椒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注云: “姬姓。鲁孝公之子公子食邑于臧, 因以为氏。望出东海。”臧, 春秋鲁邑,此以邑为氏,系出姬姓。(按: 《姓氏考略》 据 《姓苑》注云: “其先出自鲁孝公之子, 字子臧, 其孙以王父字为氏。” 与郑说微别。录以备考。)

春秋时鲁有臧僖伯; 汉代有臧旻; 宋代有臧丙;明代有臧懋循。

猜你喜欢

  • 多臘葛

    读音:Duōlàgé历史上回纥族姓氏。《姓氏考略》有载。其注“多兰葛”云: “《唐书》: ‘回纥九姓,一曰多览葛。’ 亦作 ‘多滥葛’,又作 ‘多腊葛’,在薛延陀东北,濒同罗江,以部族为氏

  • 耨碗温敦

    读音:nòu wǎn wēn dūn耨碗温敦,阿补斯水人。(见《金史·耨碗温敦思忠传》)

  • 雜辣

    读音:Zálà【源】西夏人姓(31)。【变】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察喇〕(24,31,63)。【人】杂辣公济,西夏时御史大夫(31)。

  • 读音:yuàn【音】 亦音Yuàn(60,91,444)。【源】见 《姓苑》(15,21,60)。汉时世为曹掾者之子孙以为氏(60,62)。汉以后职权较重的官吏都有掾属,分科为曹,分曹治事,通称掾史。

  • 余黑勒

    读音:Yúhēilè【综】 清镶白旗满洲马甲保住之妻为余黑勒氏(260)。

  • 虎那格

    读音:Hǔ'nàgé现行裕固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裕固族》收载。乃“虎朗固”之别译,或作贺朗格、呼朗嘎特、霍尔勒等,后或改为单姓“贺”,参见“虎朗固”条。

  • 賽瑣頂

    读音:Sàisuǒdǐng佤族姓氏。今云南之沧源、澜沧等地有分布,其汉姓作“鲍”。《中国人的姓名·佤族》 收载,未详其他。

  • 兀納

    读音:Wù'nà《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明史》 注云: “明有兀纳失里。”未道其源。

  • 西乞

    读音:xī qǐ【源】 春秋时秦国将军蹇术,字西乞,其孙以王父字为氏(9,11,12,60)。一说,齐公族有西乞氏,见《路史》(17)。【它】 《元和姓纂》谓西乞术姓百里,误(26)。春秋时秦穆公欲霸

  • 五斗

    读音:Wǔdǒu【源】 非汉族姓(60,62,63)。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夷姓。”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