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丘
【源】 ①春秋时晋大夫狐丘林之后,见《世本》(4,6,12,60)。 ②春秋时郑大夫狐丘封人(即壶丘封人)之后,见《姓氏英贤传》(6,12,17,60)。【变】 即壶氏(4,60)。亦作瓠丘(4)、〔狐邱〕(17)。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即 ‘壶丘’。《世本》: ‘晋大夫狐丘林之后。’《英贤传》: ‘出自狐丘封人之裔。’”
一作 “狐邱”。
【源】 ①春秋时晋大夫狐丘林之后,见《世本》(4,6,12,60)。 ②春秋时郑大夫狐丘封人(即壶丘封人)之后,见《姓氏英贤传》(6,12,17,60)。【变】 即壶氏(4,60)。亦作瓠丘(4)、〔狐邱〕(17)。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即 ‘壶丘’。《世本》: ‘晋大夫狐丘林之后。’《英贤传》: ‘出自狐丘封人之裔。’”
一作 “狐邱”。
读音:bǔ【音】 亦音步(Bù)(17)。【源】 见《姓觿》(17)。【望】 荥阳(17,418)。【布】 大陆有此姓(91)。【人】 捕巡,汉时广宁人(15,21)。罕见姓氏。《康熙字典》 收载,未
读音:Jiéduī门巴族姓氏。为历史上父系氏族之姓。见《中国人的姓名·门巴族》。
读音:Wúhělǐ【综】 元时西域人姓(33)。
读音:Kùyǎlākuòzhuōlǐ《姓氏词典》 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收载。其注云: “满族姓。清乾隆时虎枪营统领岱森保姓此姓。”未详其源。
读音:Jiǎn【源】 见《姓苑》(6,11,12,16,17)。当以检察得姓(60,62)。【变】 汉时检明避仇改为简(15,63)。【望】 句章(17,418)。【布】 浙江上虞(279)、四川武胜
读音:Chāng现行罕见姓氏。今河南之义马有分布。汉族姓氏。此姓由义马市公安局提供。淐,本水名,居淐水者或以水为氏。义马之淐氏,原籍山东黄县,淐水似在今山东境内。
读音:Bùrén【综】 僜人姓。世居西藏察隅县(435)。
读音:Xuán【源】 牟夷以防、玆二邑奔鲁为食邑,故鲁大夫有玆无还,后因以为氏(17)。一说,即兹。参见兹姓。【它】 兹、玆二字,音同义别。玆,黑也,归玄部;而兹,蓐也,又国名,归草部。参见《康熙字典
读音:yán【源】 相传为古帝炎庆甲之后(15,60,62)。【布】 四川万县(62)、安县(322)、河南卫辉(287)、汲县(62)、江苏武进(314)、高淳(305)、陕西城固(388)、北京等
读音:xī lǘ见《姓苑》。有西闾过。(见《万姓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