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xūn见《姓苑》。
读音:yǔ【音】 萭氏有Jǔ Yǔ二音,且源出不同,参见萭(Yǔ)姓。【源】 ①系自己姓。春秋时莒国之后,莒、萭古时相通(17,62)。②亦作楀,楀者,木名,因树以得姓,见《姓氏急就篇》注(11,60
读音:zhōng shān【源】 中山为春秋时北狄鲜虞国之地,故城在今河北正定西北40里之新市城,以地为氏(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中山,鲜虞国,以地为氏”。
读音:Gàichǐ白族姓氏。亦作 “介耻”。意为鸡氏族。本氏族名,或以代姓。见 《中国人的姓名·白族》。
读音:Lún【源】 ①春秋时齐桓公之臣轮扁之后(15,21,60)。②故登封县西南有轮氏城,汉时置轮氏县,后因氏,见《路史》(17,60,62)。【布】 北京有此姓(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有分
读音:Zūnlú【源】 古帝太昊时诸侯,见《三皇纪》。后有尊卢氏(6,12,15,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古太昊时诸侯。”以名为氏。
读音:Xīguī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路史》 注云: “卫后有析龟氏。”此当系出姬姓。
读音:Shājí【综】 藏族姓(房名)。历史上吐蕃军中姓释迦之藏人留居四川马尔康后,将其姓命为房名,以后又讹为沙吉(217)。
读音:Zhǎng仉姓出自党姓。党姓,原本为春秋时鲁国大夫党氏之后。古代党姓的党读音为zhǎng,故党姓中有一支以音为姓,衍出仉姓。仉姓望族居于鲁郡。仉姓历史人物有战国时期孟子的母亲仉氏,仉氏知书识
读音:Yīkèlièhǎlǎ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作“也可林合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