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quán

【源】 ①相传黄帝之子任姓之裔封于泉(即今洛阳泉亭),因氏(11,17,62)。 ②周官泉府(《周礼》地官之属,泉或作钱)之后,以官为氏(60,62)。 ③春秋时潞、洛、泉、余、满,皆赤狄隗姓之国,见《国语》(21,60)。当以国为氏。 ④三国时吴国全琮之孙晖降魏,封南阳,食采白水,遂改姓泉(7,9,12,60)。⑤辽东泉氏,系高丽姓。唐高宗时高丽王盖苏文,姓泉,自云生水中以惑众。父为东部大人对卢。乾封初封盖苏文之子男生,归中国,受唐官(7,12,17,60,242)。【望】 上洛、南阳(7,17,21,60,418)。【布】 北京有此姓。【人】 泉景言,北魏时上洛丰阳人,建节将军、宜阳郡守(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黑龙江之嫩江县,山东之鱼台,山西之长治、临汾,河南之卢氏,湖北之洪湖,四川之通江、合江等地均有分布。《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据 《世本》注云: “泉,任姓。” 未得其详。②郑樵注云: “ 《国语》: ‘潞、洛、泉、余、满,皆赤翟,隗姓。’ 是则旧有泉氏矣。”③《姓氏考略》又注: “ 《周官》 泉府之后,以官为氏。”“”,古与“”通; “泉府” 即“钱府”。名官掌管收购市上滞销物质及借贷收息等。其后有泉氏、全氏、钱氏。④郑樵又注: “本姓全氏,全琮之后,琮孙晖 (按: ‘晖’,《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引作 ‘’, 误。)魏封南阳侯, 食封白水, 遂改为泉氏。”全琮,三国时吴国大司马。⑤唐代高丽族姓。《姓氏考略》据《新唐书》 注云: “高丽盖苏文姓泉氏。”

后魏有泉企,洛州刺史,上洛侯; 唐代有泉男生,高丽人,盖苏文子。

猜你喜欢

  • 木骨閭

    读音:Mùgǔlǘ【综】 北魏时蠕蠕族之旧姓,后改姓为郁久闾氏(7,60)。蠕蠕即柔然,源于东胡,操阿尔泰语系之语言。木骨闾为柔然之始祖,原为鲜卑拓跋部贵族的奴隶,后逃亡依附纥突邻部。其子车鹿会始拥有

  • 读音:Luán【综】 源出不详。或为栾之讹字。台湾南投、花连、台东等地均有此姓(68,261)。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景县、昌黎、黄骅,山东之昌乐、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监利、

  • 读音:Zhèn【综】 源出不详。四川成都、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长治、临汾,湖北之武汉、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姓氏词典》亦收,其据

  • 尼質

    读音:Nízhì【综】 彝族姓。今四川雷波上四坝乡有此姓,为原白彝之姓,汉姓为丁(132)。

  • 成纪

    读音:chéng jì居子成纪,以地为氏。(见《姓苑》)

  • 伏侯龍

    读音:Fúhóulóng《姓氏词典》 引 《姓觿》 收载,“北周有大将军伏侯龙·恩。”疑此即 《续通志·氏族略》所收之伏俟龙氏,盖因侯、俟形近而讹; 恩为惠之讹。参见“伏俟龙”条。

  • 无怀

    读音:wú huái无怀氏之后有怀氏、无怀氏。(见《元和姓纂》)

  • 德特齊特

    读音:Détèqí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英郭和罗(23,63)。 【人】 德特齐特诺们,清镶白旗人,世居英郭和罗,天聪中授骑都尉(23)。清代蒙古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收载。为蒙八旗姓氏之

  • 读音:yè【源】 ①见《姓苑》(15,24)。相传古有术士,善于炼化,能作汤液,后代因以为氏(7,11,17,21,60)。②液,县名,故城在今山东掖县。以邑为氏(7)。【望】 河南(17,60,41

  • 读音:dài带,见《姓苑》。▲<战国>带佗,名将,与吴起并称。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临汾、长治,陕西之韩城,湖北之武昌,安徽之泾县,广东之新会、吴川,云南之马关等地均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