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丘
【源】 系自田氏。战国时齐宣王封弟子毋丘,以绍胡氏之祀,赐姓胡毋氏,其后分三姓,胡毋、毋丘、毋氏(69)。按,姓氏书上,毋、毌、母三字多有混淆,不易辨别。疑毋丘同毌丘,胡毋同胡母。【变】 亦作〔毋邱〕,〔母邱〕(17)。【望】 蜀郡(418)。【人】 毋丘俭,三国时闻喜人,魏明帝曹睿时为尚书郎,累迁荆州刺史,封安邑侯。后举兵讨司马师,不克被杀(21,61)。
《姓氏词典》引《希姓录》收载,其注云: “又作毋邱,‘与曼丘本一姓也’。”
汉代有毋丘·兴、毋丘·毅。
【源】 系自田氏。战国时齐宣王封弟子毋丘,以绍胡氏之祀,赐姓胡毋氏,其后分三姓,胡毋、毋丘、毋氏(69)。按,姓氏书上,毋、毌、母三字多有混淆,不易辨别。疑毋丘同毌丘,胡毋同胡母。【变】 亦作〔毋邱〕,〔母邱〕(17)。【望】 蜀郡(418)。【人】 毋丘俭,三国时闻喜人,魏明帝曹睿时为尚书郎,累迁荆州刺史,封安邑侯。后举兵讨司马师,不克被杀(21,61)。
《姓氏词典》引《希姓录》收载,其注云: “又作毋邱,‘与曼丘本一姓也’。”
汉代有毋丘·兴、毋丘·毅。
读音:Nízhōng《姓氏词典》引《宋史》收载,其注称: “宋有泥中·佶移。”未详其他。
读音:Xītǎlǎ【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十五派,出尼雅满山、瓦尔喀、蜚悠城、堵墙、大凌河、瓦喀兰、夸喇、叶赫、辉发、董鄂、扎库木、富克顺、耀州、长白山、盖吉等地(23,63,180,260)。【变】
读音:Měnggǔbālàhūdǎi《姓氏词典》 收载,其注据《中国人名大辞典》云: “蒙古族姓氏。元太祖时有唵木海,姓此氏。”
读音:piáo【音】 又音扑(Pū)(7,15)。又音瓢(Piáo),系非汉族姓,参见朴(Piáo)氏。【源】 东汉时巴郡蛮(即板循蛮,土家族之先民)酋七姓:罗、朴、昝、鄂、度、夕、龚(7,9,11,
读音:Sōngjiā【综】 清正蓝旗满洲护军何硕色之妻为松佳氏(260)。
读音:/Eh,O【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读音:kě tà【综】 鲜卑人姓。南北朝时梁有河南王可沓振(6,9,12,60)。可沓振一作可达振(17,62)。疑可沓系可达氏之异译。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未详其源。“梁
读音:Chài【源】系自姬姓。郑公孙虿之后,见《姓源》(17,63)。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 收载。《姓氏词典》 引 《姓源韵谱》 亦收,其注云:“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
读音:Yīlìxuān《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按: 疑此即 “壹利咥”之讹。)
读音:Gāwō珞巴族姓氏。出自米古巴部落,本氏族名,或以代姓。见《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