棸
【源】 ①周幽王时内史棸子之后(7)。②郰氏之后去邑从木为棸氏,见《姓苑》(15,17,21)。【望】 襄阳(17,60,418)。【布】 清时湖北襄阳、江南等地均有此姓(24)。【人】 棸筹,晋时晋阳县令(21,24)。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晋有棸篝。今襄阳、江南并有此姓。”未详其源。
或音zōu(音从 《玉篇》: “直流”、“侧鸠”二切)。
【源】 ①周幽王时内史棸子之后(7)。②郰氏之后去邑从木为棸氏,见《姓苑》(15,17,21)。【望】 襄阳(17,60,418)。【布】 清时湖北襄阳、江南等地均有此姓(24)。【人】 棸筹,晋时晋阳县令(21,24)。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晋有棸篝。今襄阳、江南并有此姓。”未详其源。
或音zōu(音从 《玉篇》: “直流”、“侧鸠”二切)。
读音:gōu钩弋之后,或为钩氏。(见《姓苑》)
读音:Wūmí《姓氏词典》收载。其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 “蒙古族姓。清顺治时有内大臣哈岱,姓此氏。”(按: 疑此即 《清通志·氏族略》所收之“乌密”氏之别译,姑兼收以备考。弥,《姓氏
读音:Émù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读音:Fúluó【源】 汉时西域小国阿至国王姓伏罗,见《魏书》(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 《魏书》 云: “阿至国王姓伏罗。”按: “阿至”,疑乃 “阿咥”之讹
读音:zhào yáng卫公子赵阳之后。(见《潜夫论》)赵阳氏,姬姓,卫公族有赵阳氏。(见《通志·氏族略·以族为氏》)
读音:Éěrkèlè【综】 锡伯族姓。汉姓为额、鄂等(201)。辽宁沈阳(433)、新疆伊犁(201)、巩留、察布查尔等地均有此姓。锡伯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锡伯族》收载。后或改为单姓
读音:Léngbù’ěrqín【源】清满洲八旗姓。世居索伦(23,63,180,260)。
读音:Lǎyáo阿昌族姓氏。今云南之潞西有分布,原意为“骨头”。汉姓为“王”,乃是对阿昌化了的汉族王姓之称。对阿昌本族之王姓则称“喇纳”(意为“黑”),见《中国人的姓名·阿昌族》。
读音:Húndáqí清代满族姓氏,世居讷殷地方。刘庆华《满族姓氏录》 收载; 《清通志·氏族略》 作“珲达奇”。
读音:Kèmùchǔ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乌噜特(23,63,260)。【变】 清镶黄旗蒙古护军校劳章之妻为克木出忒氏(260),〔克木出忒〕似即克穆楚特之异译。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乌鲁特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