栩
【源】见《陈留先贤传》(7,11,12,60)。栩即柞栎,当以木名为氏(60)。 【望】陈留(17,418)。 【变】作〔挧〕(15,21),误。 【人】栩丹,汉时陈留人(15,21)。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陈留先贤传》有栩氏; 又,《董先传》有栩丹。”未详其源。《中国古今姓氏辞典》注引 《通志·氏族略》称: “……当是以木为氏。” (按: 查《通志》并无此语,盖出自 《姓氏考略》。尽管如此,亦可参考。栩,古代指柞树,或即以为氏,如柳氏、杨氏之类。)
【源】见《陈留先贤传》(7,11,12,60)。栩即柞栎,当以木名为氏(60)。 【望】陈留(17,418)。 【变】作〔挧〕(15,21),误。 【人】栩丹,汉时陈留人(15,21)。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陈留先贤传》有栩氏; 又,《董先传》有栩丹。”未详其源。《中国古今姓氏辞典》注引 《通志·氏族略》称: “……当是以木为氏。” (按: 查《通志》并无此语,盖出自 《姓氏考略》。尽管如此,亦可参考。栩,古代指柞树,或即以为氏,如柳氏、杨氏之类。)
读音:Jiā《姓氏词典》 引 《姓谱》 收载。未详其源。(按:笳,古指胡笳,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类似笛子。疑或指此以为姓。)
读音:Yuèshī【源】 楚姓,以职为氏,见《吴越春秋》(60,62,62)。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收载,其注云:“周代楚国姓氏。以职业为姓。” 《姓氏词典》亦收,其据《吴越春秋》亦
读音:Yuèzhī【源】 夷姓(17)。秦汉时西域月氏国,或以为国氏(62)。月氏亦称月支,古族名,秦汉之际游牧于敦煌、祁连间。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本部族名,后以部为氏。《姓氏词典》 引 《姓解》
读音:Nàlán【源】 金时女真人姓。金女真部落,又作拿懒、那懒、纳剌、内兰,部人居伊改河(今吉林怀德境内伊通河一支流雅哈河),与完颜氏贵族通婚,以部为姓(56,60,71,397)。至清仍有此姓(6
读音:Bādū/Bagatu【综】 一作〔拔都〕,系蒙古人封号,清时称把土鲁(巴图鲁),以号为氏(33)。八都、拔都(Bagatu)均为蒙古人名字的组成部分,如南台中丞八都儿,丹阳县达鲁花赤拔都儿(3
读音:Lài【源】 见《清稗类钞·姓名类》(30,86)、《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又说,清时有赉图库者,满洲正黄旗人,姓颜扎,康熙时官至太子少保。赉塔,满洲正白旗人,姓那穆都鲁,康熙时累官平南
读音:yǒu shēn【源】 汤先娶有莘氏女为妃,见《史记·帝王世纪》(60,62)。古莘国亦称有莘,故城在今山东曹县北。【变】 亦作〔有侁〕(17)、〔有辛〕(17)、〔有㜪〕(17,
读音:mǐ qín【源】 唐时党项族以姓别部,有米禽氏(7,11,17,60)。党项,羌人一支,南北朝时散处今青海东南部和四川松潘以西地带,唐时大部分党项人迁到甘肃、宁夏、陕北一带,北宋时建立以党项羌
读音:Chányú【源】 ①源于东戎,系自挛鞮氏。汉时匈奴左贤王去卑降汉,以单于为姓(69)。②南北朝时后周有此姓,必其先曾为单于,子孙以为氏,见《姓氏寻源》(60,61,63)。【变】 后有改姓单(
读音:dà wèi【源】 天水有大隗姓,出古帝大隗氏之后,见《姓源韵谱》(17)。大騩氏,或曰泰块。昔者,黄帝访泰块于具茨(即具茨山,在今河南禹县北,一名大騩山),其后有隗氏、大隗氏(3)。大隗氏当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