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sī

【源】 ①夏王桀蔽于斯观,见《荀子》(21),当为斯氏之祖。②蜀之西南夷种有斯氏,遂以为姓,见《通鉴》胡三省注(17,60,62)。③蒙古族姓(369)。【望】 东阳、渤海(17,21,60,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尤以浙江多此姓。【人】 斯禽,春秋时秦尉(11,17,21)。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 今上海之松江,浙江之椒江,云南之泸水,四川之通江、合江,湖北之武昌,辽宁之清原,山西之大同,陕西之韩城,新疆之布尔津等地均有。汉族、彝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①郑樵注云: “ 《姓苑》 云: 吴人。《吴志》: 剡县史(按: ‘史’,或作 ‘吏’) 斯从。望出东阳与勃海。《南齐书》: 东阳郡有斯氏。” ② 《姓氏考略》 据 《通鉴·胡注》 注云: “蜀之西南夷种。遂以为姓。”

三国时吴有斯敦; 宋代有斯泽,知南康军; 明代有斯干,长沙通判; 又有斯正,嘉靖举人。

猜你喜欢

  • 读音:wò【源】见《氏族博考》(16)、《清稗类钞·姓名类》(30)。或系斡勒氏所改。【人】斡道冲,宋时宁夏灵武人,其先从夏主迁兴州,世掌夏国史(61)。《尚友录》作幹道冲。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收

  • 读音:Tú【源】 ①见《直音》(21)。佛图氏之后,改为图氏,见《字典拾遗》(62)。②清满洲八旗姓喜塔喇氏、图尔佳氏、图佳氏后均有改姓图者(174,180)。【布】 山西阳城(309)、新疆哈密(6

  • 读音:Máng【源】 ①古有厖国。莒邑有大厖,盖其墟也(故城在今山东莒县境),后因氏,见《国名纪》(17)。②尨降,一作厖降,为高辛氏(即帝喾,高阳氏)之子,八恺之一,其后以字为氏(7,60,62)。

  • 彌牟

    读音:Mímóu【源】①系自姬姓。卫大夫公孙弥牟之后,见《姓苑》(7,9,11,17,60)。②系自芈姓。楚公族姓(8,17)。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 《姓苑》云:“出卫大夫公

  • 读音:Lín【源】 ①古鳞国,姬姓,后灭于宋,子孙以国为氏(17)。②系自子姓。宋桓公之子公子鳞生东乡矔,亦称鳞矔,以字为氏(7,9,11,15,17)。【变】 一作麟(60)。【望】 彭城(17,6

  • 古諾恩

    读音:Gǔnuò’ēn【综】 清正白旗满洲领催布萨哩之妻为古诺恩氏(260)。

  • 读音:rǎo绕氏,秦大夫绕朝之后也。(见《通志·氏族略·以名为氏》)

  • 那莫

    读音:Nāmò【综】 代北人姓。后改为莫氏(27)。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后改为“莫”。《姓氏考略》引作“邢莫”。(按:查今中华书局标点本《魏书·官氏志》既无“那莫”,

  • 伊難

    读音:Yī'nán《姓氏词典》 引 《唐书》 收载,其注称: “唐有伊难珠。”未详其他。

  • 白馬公

    读音:Báimǎgōng【源】 见王圻《续文献通考》(19,21)。历史上罕见之三字姓。《中文大字典》收载,其注引琅邪代醉编《三字姓》: “又有三字姓: 侯莫陈·颖、阿史那·忠、白马公氏。”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