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Róng

戎姓源于子姓。周成王平定武庚叛乱后,把商的旧都周围地区分封给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其后世子孙改“”为“”,以戎为姓。

戎姓早期主要在河南、山东、河北一带活动。

戎姓历史人物有戎昱,唐诗人,其诗描写多样,语言清婉,颇为感人。题材上多写边塞戎旅和秋思送别。

戎姓在《百家姓》中排第二百四十八位。


【源】 ①宋微子启之后有戎氏,见《潜夫论》(17,60)。②系自姜姓。四岳之后,别为允姓,先王居檮杌于四裔,故允姓之戎,居于瓜州。春秋时秦人贪其土地,迫逐诸戎。戎子吾离附于晋,晋惠公封以南鄙之田,谓之姜戎。自吾离至驹支,常为晋附庸。其族戎津,仕晋为车右大夫,始以国为氏(7)。③戎夷,春秋时小国,故城在今山东曹县东南,其后有戎氏,见《氏族大全》(17,60)。④汉时乌桓部有戎姓,见《汉书》(60,242)。【望】 江陵、扶风(15,17,21,60,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口不多。【人】 戎赐,汉时功臣,定三秦,破项籍,封都尉、柳丘侯(12,69)。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辽宁之清原、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利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①《潜夫论》载:“宋微子后。”则此当系出子姓。②本夷狄之国名,以国为氏,郑樵注云:“‘(鲁)隐公会戎于潜’之‘戎’也。杜预云:‘陈留济阳县东南有戎城。望出江陵、扶风。’”③《中文大字典》注引《尚友录》云:“戎,茙姓国。齐人夷戎之后。”④《姓氏考略》据《汉书》注云:“乌桓亦有戎姓,曰戎朱廆。”

汉代有戎赐,柳丘侯;唐代有戎昱。

猜你喜欢

  • 读音:Nà【源】 ①见《姓苑》(7,9,12,15,60)。②西夏人姓(240)。③清时甘肃西宁县(即今青海西宁)土司,为纳沙密西番人,后以纳为氏,世居纳家庄(72)。④元时赛典赤瞻思丁之子纳速剌丁官

  • 明理

    读音:Mínglǐ【综】 元时人姓。塔出,为布兀剌之子,其妻为明理氏,以贞节称,旌其门闾(57)。

  • 读音:Nóng农姓源自神农氏。西周初年,武王封神农氏后人为农正官,其后人遂以农为氏。农姓早期主要在陕西、河南、山东等地活动。农姓还是壮族大姓之一。农姓历史人物有明朝官员农益,平南人,官训导,与

  • 胜濆

    读音:shèng fén颛顼娶胜濆氏之女,生卷章。(见《通鉴前编》)又作胜奔氏、胜坟氏。

  • 阿爾拉特

    读音:A-'ěrlātè【综】 蒙古族姓。内蒙古鄂托克旗有此姓(318)。

  • 读音:xiāo【源】 ①汉时已有肖姓,见《万姓统谱》(15)。②四川、甘肃一带白马人姓斜茹氏,原义为马鸡,汉姓为肖(220)。③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等地方(23)。今满族姓(344)。④蒙古、回(34

  • 鴻蒙

    读音:Hóngméng【源】夏禹臣有鸿蒙氏,见《岳渎经》(60,62,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岳渎经》 云: “夏禹臣有鸿蒙氏。”未详其源。

  • 烏拉岱

    读音:Wūlā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译作“外剌歹”。

  • 叱羅

    读音:Chìluó【源】 ①叱罗为魏晋时部落(27),以部为氏。②北周时赐应州刺史张羡、武强公郭衍为叱罗氏(27,60,70)。【变】 后改为罗氏,见《魏书·官氏志》(12,17,27,70)。【人】

  • 索盧

    读音:Suǒlú【源】 ①索卢,北魏时置县,故城在今河北枣强东15里。以地为氏(60)。②北魏时奚斗卢氏改为索卢氏,见《魏书·官氏志》(6,27,60)。【变】 亦作〔索罗〕(60,62)。【望】 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