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xíng yáng秦宣太后弟封陉阳君,因氏焉。(见《英贤传》)颛帝后有陉阳氏。(见《路史》)
读音:qiān鲁闵损子骞之后,其孙文以王父字为氏。(见《风俗通》)出自孔子弟子闵损,字子骞,其孙文以王父字为氏。(见《唐书·宰相世系表》)
读音:Suǒnuòzhuōmǎ【综】 源出不详。台湾台北有此姓(68,261)。
读音:Yáng阳姓的起源主要有四个。一是出自姬姓。周景王封少子于阳樊,其后代便以邑名为姓氏。二是出自姒姓。夏禹的后人有阳姓。三是出自春秋时鲁季孙氏家臣阳虎,因封邑在阳关而得阳姓。四是出自芈
读音:Dǐ【源】 或系蚳氏所改(62)。【人】抵世常,晋时中山人,见僧道世《法苑珠林》(7,63)。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阳泉、朔州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姓氏词典》 引《古
读音:guī虞舜居妫汭,因以为氏。(见《说文解字》)舜为庶人,尧妻之二女,居于妫汭,后因为氏。(见《史记·陈杞世家》)▲<汉>妫昌,王莽时为始睦侯。<晋>妫皓,余杭人。
读音:shàn【源】 ①《吕氏春秋》有善卷,为尧师,后因氏,见《姓源》(6,9,12,15,17)。②楚公族有善氏(8,60,62)。③回族姓。【望】 河内(17),河东(60,418)。【布】 河南
读音:A-pīng【源】 彝族姓。属奥姆家支(375)。
读音:Yīlǎtǎ金代女真族姓氏。乃金女真白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未详其他。
读音:bó cháng【源】 春秋时齐有伯常氏(60,62)。【变】 一作柏常(60)。【人】 伯常蹇,春秋时齐人,与孔子同时人,见《晏子春秋》(60)及《庄子》(17,21)。历史上罕见之复姓。《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