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Péngshě《姓氏词典》 引 《明史》 收载,其注称: “明有彭捨·怕俾。”未详其他。
读音:Duó/To【源】 见《姓苑》(7,9)。【变】 亦作夺(17)。【望】 河南(17,418)。
读音:gěng【源】 或为梗阳氏所改(60,62)。【布】 安徽淮南有此姓(362)。【人】 金时史泳之妻为梗氏,见《姓氏寻源》(60,62)。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姓氏考略》亦收并注
读音:Jì【源】 ①系自姒姓。古有计国(故城在今山东胶县西南),禹后所封,以国为氏,见《姓考》(17)和《路史》(60,62)。 ②周武王封少昊之后兹舆期于莒,初都计斤(故城在今山东胶县西南),其后以
读音:qiān【源】 ①三国时魏封氐部酋杨千里为百顷王,后杨千里入蜀,其后有千氏(60,62)。②朝鲜族姓。【望】 蜀郡(17,418)。【布】 四川(91)、台湾(68,261)、山西汾阳(278)
读音:Qǐ【综】 源出不详,见《中华姓府》(63)。河北卢龙(289)、陕西城固(383)、台湾台北(68,261)、辽宁黑山,黑龙江、北京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 今辽宁之清原,
读音:Mùjiā【综】 清正蓝旗满洲护军安柱之妻为木佳氏(260)。
读音:jù宋微子后有据氏。(见《潜夫论》)据成,玉田人,宣德中漏刻博士。(见《万姓统谱》)
读音:Tiě【源】 ①系自子姓。商汤之裔封于铁,在卫之戚城(故城在今河北濮阳北),因氏,见《世本》(4,17,62)、《姓考》(17)。②元时蒙古人姓(17)。③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24)。④回(1
读音:E-hāzhū【综】 清镶白旗满洲护军萨哈禅之妻为阿哈珠氏(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