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德吉鼐滿岱
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氏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译作“别帖乞乃蛮歹”。
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氏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译作“别帖乞乃蛮歹”。
读音:Lùyèliè【源】清满洲八旗姓。凡二派,出黑龙江、三姓等地(23,63,180,260)。按,清时三姓城,故址在今黑龙江依兰,又名依兰哈拉,满语“依兰”为三,“哈拉”为姓。因努叶勒、葛依克勒、
读音:wū gǔ sūn其先女真乌古部,因以为氏。(见《元史·乌古孙泽传》)▲<金>乌古孙兀屯,上京路人,唐州刺史。<元>乌古孙泽,广西两江道宣慰副使。
读音:Cù【源】白狄,媨姓,见《潜夫论》(60,62)。白狄,古族名,一作白翟,春秋时狄之一部,原栖息于今陕西延安,山西介休一带,后徙河北,后并于秦。 【变】亦作〔〕(
读音:Yán【源】 ①《说文》有阎而无闫。今《姓谱》分为二姓,见《正字通》(60,80)。亦见《姓苑》(15,21,24)。②瑶(117)、保安等民族均有此姓。【布】 台湾(68,261)、山西、陕西
读音:suǒ与琐姓同源,宋有锁政,遂宁人,登政和进士。(见《姓氏考略》)
读音:Diē《姓氏词典》据《姓考》收载。其注云: “系阿跌氏所改。”
读音:kuí【源】 ①古有鄈国,山阳鄈城即其地。山阳系战国时魏邑,故城在今河南修武西北35里。当以国为氏(17)。②以地为氏,见《姓苑》(15,21,60)。此或指鄈丘故地,故城在今山西万荣东北介山之
读音:Ānyáng【源】 周武王封周章(仲雍曾孙)次子斌于无锡之安阳,后因氏,见《风土记》(17)。亦见《广韵》(63)。《姓氏词典》 引 《康熙字典》收载,未详其源。(按: 《中国姓氏
读音:Tái邰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封地为姓氏,源于姜姓。据说后稷为帝尧的农官,因功封邰,子孙就以邰为姓氏。二是源自少数民族改姓。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大利稽氏,入中原后改为邰姓。邰姓
读音:Sūmǎngdá羌族姓氏。汉意为 “命不落”。本房名,以为姓。后或改为单姓“苏”,盖取“苏蟒达”之首音谐以汉字“苏”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