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Bì【源】 ①系自姬姓。周文王第十五子高,封于毕(故城在今陕西咸阳北),是为毕公高,其子毕万事晋,乃封于魏,居于毕者以毕为氏(7,9,12,17,60)。②系自任姓,见《世本》(3,11)。③北
读音:yáng sūn晋邑,其先有食于扬者,犹臧孙然。秦有下大夫杨孙氏。(见《英贤传》)一作扬孙。
读音:Ěr’ēn【综】 彝族姓。属巴哈喝指家支,四川布拖、昭觉、普格等地均有此姓(375)。
读音:làng【源】 ①以水名为氏(60,62)。当指出湖北荆山东、而后西流之沦浪之水,见《水经注》(80)。②或系浪我氏、庄浪氏所改(60,62)。亦见《姓苑》(21)。③女真人姓(213)。【望】
读音:Wú'nǔqí【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蜚悠城(23,63,180,260)。 【变】 一作〔乌努齐〕(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蜚悠城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Mǎ'nǔlè辽代党项人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西) 夏有武功大夫玛努勒·绍文。
读音:gōng shū公输氏,鲁公输般之后也。(见《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
读音:Zháshùxiānglǐ【综】 清镶蓝旗满洲马甲古良之妻为扎束相里氏(260)。
读音:Kùkèxīn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译作“忽神”。
读音:Tǔhuǒluó【源】 唐永徽初,吐火罗国(在今阿富汗境)遣使献大鸟,是以国为氏(60)。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注“吐火”云: “唐永徽初,吐火罗国遣使献大鸟,是以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