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都
【综】 一作〔拔都〕,系蒙古人封号,清时称把土鲁(巴图鲁),以号为氏(33)。八都、拔都(Bagatu)均为蒙古人名字的组成部分,如南台中丞八都儿,丹阳县达鲁花赤拔都儿(399)。故疑“八都”非姓,今姑录此备考。
【综】 一作〔拔都〕,系蒙古人封号,清时称把土鲁(巴图鲁),以号为氏(33)。八都、拔都(Bagatu)均为蒙古人名字的组成部分,如南台中丞八都儿,丹阳县达鲁花赤拔都儿(399)。故疑“八都”非姓,今姑录此备考。
读音:xù续氏有二:晋大夫狐鞫居食采于续,号续简伯,后以为氏,又舜七友续牙之后。(见《万姓统谱》)▲<汉>续相如。<元>续执中,襄陵人,国子助教。
读音:Mǎlāsīlāxī'ān高山族姓氏。为台湾高山族之布嫩人姓。本意为 “磨刀霍霍”之意。此以 (战)事为氏。相传布嫩人打败泰雅尔人,有人主张血洗村里的妇婴,遭到布嫩头目反对。头目磨刀
读音:Báizhì【源】 系自嬴姓,见《潜夫论》(5)。春秋时赵公族之后,见《希姓录》(63)。《姓氏词典》据 《希姓录》 收载,其注云:“源于嬴姓。系战国时赵国公族的后代。”
读音:shì zhōng【源】 汉初时复姓,见《汉书·功臣表》(7,17,9,12,26)。以居室中为氏(60,62)。【变】 作〔空中〕、窒中,均误(26)。【人】 室中同,汉时以弩将从入汉,以都尉
读音:Dámáng珞巴族姓氏,出自博嘎尔部落,属父系氏族,《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收载。珞巴族姓名构造,或如汉族: 先姓氏,后名字。如达芒·普德,“达芒” 即姓氏。
读音:Yǎn【源】 见《姓苑》(15,21,80)。【布】 北京有此姓(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大同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亦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Dūnàhēng【综】鄂伦春族姓。属毕拉尔氏族,原居瑗珲以下至逊河、牛满河流域(190)。
读音:Bìyú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后改为“邘”。(按: 《郑通志》卷三十有载。其卷二十九则作“馝邗”,改为 “邗”,或作馝邦、馝刊、馥邦、馥邗,盖刊、邗、邘、邦;
读音:Hěn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长治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Bóěrsū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锡喇穆楞(23,63,260)。【人】 清镶黄旗蒙古护军七十五之妻为博尔苏特氏(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锡喇、穆楞地方,乃蒙八旗姓氏之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