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偃師

偃師

读音:Yǎnshī

【源】 ①系自妫姓。春秋时陈悼公太子偃师为公子招所杀,裔孙以王父字为氏(6,7,12,15,60)。②周穆王时巧人偃师之后(60,62)。③偃师为殷西亳姓地,春秋时为周尸氏邑,汉置偃师县。武王伐纣,于此筑城息偃戎师,因以为名。或以地为氏(7,60,62)。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妫姓,陈太子偃师之后。” 以名为氏 (按: 《中国姓氏大全》 注称: “南朝陈国太子偃师的后代”,误。陈,当指舜后胡公满之封国。为周武王所封,非“南朝陈国”也)。②又,《姓氏考略》注云: “周穆王时巧人偃师之后”有偃师氏,亦以名为氏,惟与妫姓之偃师氏不同源而已。③其又注云: “或以地为氏。” 《姓氏词典》据 《古今姓氏书辨证》注云: “以采邑为姓氏。周人食邑偃师,因以为氏。偃师,今属河南。周 ‘武王伐纣,于此筑城息偃戎师,因以为名。’”

猜你喜欢

  • 東陵

    读音:Dōnglíng【源】 ①春秋时齐景公时有隐居东陵(故址在今河南固始西南,一说,在湖南岳阳境)者,因以为氏,见《姓苑》(1,7,11,12,17)。②秦时东陵侯召平之后,见《风俗通》(1,7,1

  • 渣比

    读音:Zhābǐ【源】 彝族姓。属尔恩阿尔莫郁家支(375)。

  • 陽城

    读音:Yángchéng【源】 以所封之邑,汉时多此姓(60,62)。古阳城邑,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即此,故城在今河南登封东南35里。又,西汉时侯国,故城在今河南汝南境内(87)。【人】阳城胥渠,战国时

  • 薩克努勒

    读音:Sàkènǔlè【综】清正红旗蒙古护军额尔吉门礼之妻为萨克努勒氏(260)。

  • 关其

    读音:guān qí昔者郑武公欲伐胡,乃以其子妻之,因问群臣曰:“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关其思曰:“胡可伐”。乃戮关其思曰:“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见《史记·韩非传》)

  • 瑚岳囉

    读音:Húyuèluō【源】清蒙古八旗姓。世居扎噜特(23,63,260)。 【变】一作〔瑚岳络〕(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扎鲁特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读音:hé【源】①春秋时齐地,以地为氏,见《路史》(60)。②为阖姓所改(60,62)。亦见《姓苑》(15,21,24)。 【望】汝南(418)。 【布】台湾台北有此姓(68,261)。 【人】盍著,

  • 读音:yì【源】 见《姓苑》(15,21)。【布】 浙江上虞有此姓(279)。《姓氏词典》引《姓苑》收载,未详其源。(按:古代异、異为两字。今“異”简化作“异”。《中国姓氏大全》、《中国古今姓

  • 读音:zhì【源】 系自子姓。殷汤之后分封,以国为姓,有稚姓,见《史记·殷本纪赞》(9,11,12,15,17)。【望】 河南(17,418)。【布】 四川成都有此姓(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

  • 读音:Yáo【源】帝尧之后,支孙以为氏(7,9,12,17,60)。【变】后有加食部为饶氏者(62)。【望】上党(17,21,418),河间(12,21)。【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尧暄,北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