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Húndùn【源】 太昊(即伏羲)之良佐浑沌之后(12,15,60)。【变】 亦作〔浑屯〕、〔浑敦〕、混沌(60,62,91)。而作〔屯浑〕(6,7),误。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读音:Jípéng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读音:Bálièlán【综】 拔列兰氏后改为梁氏,见《魏书·官氏志》(7,9,12,17,27)。拔列兰为匈奴休屠部之一部,原居凉州界,三国时一部分归曹魏,已改姓梁,而随北魏徒代者,仍称拔列兰氏,至孝
读音:Tái/Tair【源】见《直音》(15,21,62)。
读音:Mǎ【源】系出非汉族姓。又,佤族简恩氏,其后裔分别以其两子的名为氏,其一为玛氏(159)。亦作马,世居云南西盟(160)。亦见《中华姓府》(63)、《新编千家姓》(73)。【变】亦作码(91)。
读音:Wā/Ua【源】 见《千家姓》(17)及《清稗类钞·姓名类》(30)。西夏人姓,与旺同(101)。【人】 洼普,辽时西夏将(31,101)。
读音:tún【音】 屯作姓时有顿、豚两音,见《康熙字典》(80)及《姓氏纷解》(25),宜分两姓,参见屯(Tún)氏。【源】 相传黄帝之裔少昊氏良佐浑沌氏之后,子孙去水以屯为氏,见《风俗通》(6,12
读音:Hū【源】謼为呼之异体字,或即呼姓。【变】一作〔謼毒〕(242)。【布】明时山东有此姓(22)。【人】謼毒尼,一作呼毒尼,西汉下摩侯(62,80)。《姓氏词典》 引 《希姓录》 收载,未详其
读音:Zǐyí【源】 春秋时楚公族之后有子仪氏,见《路史》(7)。【人】 子仪克,春秋时宋国向魋之臣,其先必以王父字为氏(7,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据《左传》 注
读音:Wāng【音】 又音汪(Wāng)(62,80)。【源】 ①闽人沈氏为避闽王审知讳,去水为尢(19,21)。②尢为尤的古体字(85),或系尤氏所改(62)。见《万姓统谱》(15,63)。【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