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风筝误

风筝误

清李渔撰。其生平见《闲情偶寄》条。此传奇是一出以风筝为姻缘的喜剧。韩生为其友人戚生画风筝,并在风筝上题偶感一诗。此风筝落入原西川招讨使詹武承小妾柳氏院中,柳氏让其才女淑娟和诗于后。韩生得风筝后猜想和诗者必为詹家貌美多才的淑娟所和,甚喜,又再做风筝再题诗于上,再断落入詹家。谁知此次风筝落到詹家另一妾梅氏院中,为梅氏貌丑才劣之女爱娟所得,爱娟获之欲与风筝主人私通,乳母为之设计,让二人夜间密会。韩生以为是才女淑娟,喜而赴约,暗中密会,再求其和诗,丑女爱娟不能和,适乳母持烛来,照见其貌甚丑,举止亦粗俗,韩生惊而逃归。韩生后入京应试中状元,戚生父亲为詹之好友,詹复官征边时托戚为二女完成婚事。戚生父以戚生为丑女爱娟之婿,结婚之夜,爱娟以为戚生为原密约会之韩生,今见戚生比韩生老,问故戚生,泄漏曾与人私通事,戚生请问其母,梅氏为女谢罪,并许蓄妾条件,才俱完婚。爱娟为买戚生欢心,见戚生为其妹淑娟动心,就欲为戚生穿和,让淑娟来其家观牡丹,后故意离开,戚生自隐处跳出欲调戏淑娟,淑娟以剑护身,终免毒手。韩生中状元后入詹府。詹武承知其为来结婚,欲以次女淑娟相许。韩生以为是丑女爱娟,固辞不答应。后韩生因恩人戚生父规劝,才答应结婚。婚夜,淑娟含羞掩面,韩生未识其面,以为是丑女,就不与其同房,淑娟告之于母,柳氏责问韩生,韩生说出原由,柳氏知其误认,让淑娟与其相见,韩生惊其美,欢喜合婚,后一家团聚时,真相大白。柳氏责梅氏不慎,梅氏谢罪。柳氏为其保密,待詹承武主人归家后,一家团圆。此剧结构严密,关目布置甚工,宾白吞吐之得宜,技巧上甚有可称道处。日本青木正儿评此剧“类似儿戏”,“趣味低级”,“以争男为写固可,然往往坦然出露骨之秽亵语,有损雅意也。”“以喜剧而言,则滑稽趣味不足,以风情剧而言,情味缺乏,此不过为一种滑稽搅乱之风情剧,遂堕恶趣。”此一评价失之过苛,此剧虽乏深意,但仍不失为情趣较佳之喜剧。作者运用巧合、误会手法结撰喜剧情节的技巧达于极致,为我国优秀古典喜剧之一。有清初刊本。

猜你喜欢

  • 月河所闻集

    一卷。宋莫君陈撰。生卒年不详。莫君陈,湖州(今浙江)人。生平仕履情况不详。书中称授知婺州朝辞,有札子权刑部郎中,则曾以朝官典郡。其书所记皆当时杂事,篇数极少,而且缮写错误和脱漏之处较多,无法卒读。《四

  • 摄山志

    八卷。清陈毅撰。陈毅,字古渔,江苏江宁县(今南京)人。摄山,位上元(今南京市)县治的东北,由太平门往姚坊门到山顶约四十五里路。摄山是钟阜支脉,高一百三十丈,宽四十里,临大江南岸,多产草药,可以摄生,故

  • 四书近语

    六卷。明孙应鳌(生卒年不详)撰。应鳌,字山甫,贵州青平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授户科给事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南京工部尚书。著有《学孔精言舍汇稿》、《淮海易谈》、《律吕分解》等。应鳌讲学清平时

  • 即墨志

    十卷。明许铤修,杜为栋纂。许铤字静峰,武清县人,进士出身,万历六年(1578)任即墨知县。任职期内,有政德,十一年(1583)升兵部主事。杜为栋,祥符县人,举人出身,万历六年任即墨县教谕,后升任陕西洛

  • 蒲圻县志

    ①十卷,清劳光泰修,但傅熺纂。劳光泰,广东南海人,进士,官蒲圻知县。但傅熺,本县人,道光十四年(1834)优贡。乾隆三年(1738)王云翔续修县志,六十余年,其间兴废盛衰,几经迁变,不广集重修,将沉沦

  • 古今伪书考

    二卷。清姚际恒撰。姚际恒,生于1647年,卒年不详,字立方,又字善夫,号首源,祖籍安徽桐城,后寄居浙江仁和(今杭州)。县诸生,一生未仕,勤于治学,酷爱藏书,承嗣先世遗藏,广泛搜求,著称一时。其学问专于

  • 广韵说

    一卷。清吴凌云撰。吴凌云(1753-1803)字得青,一字槎客,江苏嘉定(上海市嘉定县)人。嘉庆五年(1800年)贡生。曾与陈诗庭同校《说文解字》。后假馆钱大昕“孱守斋”,尽读所藏书,学益邃。所著《十

  • 礼记纂图注义

    十三卷。元彭廉夫(生卒年不详)撰。此书见乾隆钦定《礼记义疏》,杭世骏《续礼记集说》,而系辑自《永乐大典》,为《四库全书》纂修官戴震等所编。考此书卷次可知,卷一《曲礼》谓“礼之委曲细微者”一节,第二行有

  • 吕次儒集

    一卷。宋吕南公(1047-1086)撰。吕南公字次儒,号灌园,建昌南城(今属江西)人。陈振孙《书录解题》称,吕南公欲修三国志,名其斋为衮斧。书将成而吕南公卒,书亦不传。惟其子郁编次遗文三十卷,然刊版久

  • 算数书

    无卷数,不知撰人。这是于1984年出土于湖北省江陵县荆州城西门外张家山第247号西汉早期墓葬的一部竹简书。全书约有二百根竹简,其中一百八十根较完整,十余根已残破,总字数约七千余字,是一部写有六十多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