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颜氏家训校记

颜氏家训校记

一卷。清郝懿行(1757-1825)撰。懿行字恂九,山东栖霞人。平生著述颇多,主要有文集十二卷,笔录六卷,《证俗文》十八卷,《宋琐语》一卷,《尔雅义疏》十八卷,《易说》十二卷等。《颜氏家训校记》为懿行随笔手校于程荣本之眉端,其后遗失,未能成书。民国十年(1921),阳城田氏得书于太原书肆,前后无款识,惟记内自称某某名者三,又与牟默人商榷数事,断为懿行手撰。遂以程本刊行,名曰校记。虽仅一卷,而书内卷第仍依家训。考懿行《晒书堂文集》卷五《亡失书砍篇》:“昔年余有《颜氏家训》,系坊间俗本,不足爱惜,乃其上方空白纸头,余每检阅,随加笺注,积百数十条。”与此正相符合。懿行的许多校者,都颇有见地,堪称上乘之作。现存的主要版本为戊寅丛编本。

猜你喜欢

  • 周子

    卷。吴周昭(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周昭字恭远,颖川人,官中书郎。附见《吴志·步览传》。《隋书·经籍志》儒家梁有《周子》九卷,失传。《唐书·经籍志》不著录,佚已久矣。《太平御览》引周昭新撰,即指此

  • 合数术

    十一卷。英白尔尼撰,傅兰雅(详见《数学理》)、华衡芳(详见《代数术》)合译。《合数术》译本无原著写作年代。作者在“总引”中指出:“此书所论之理,谓之合数,乃算学中一种新术,并非将旧术所能推之事,更立新

  • 历代守令传

    二十四卷。明魏显国撰。显国情况见《历代相臣传》条。该书主要记载历代著名官吏生平事迹,分两类,前21卷为历供循吏,录自宓不齐、仲由至刘秉直。后3卷为历代酷吏,录自郅都至敬羽。书中材料大多全录史传原文,偶

  • 彭泽县志

    十八卷,首一卷,清赵宗耀等修,刘树德等纂。赵宗耀,广东人,举人出身,同治二年(1863)任彭泽县知县。刘树德,岁贡出身。彭泽县志,创自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弘治万历间,相继两修,及清修于康熙二十

  • 易经提要录

    六卷。清徐铎撰。徐铎字令民,盐城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至山东布政使。此书不载经文,只摭古今论易之语。前有总义一卷,又有图象一卷,都不载其图,只存其说。其余的各分卦分章,只取总括大意而已,所以

  • 四六谈麈

    一卷。宋谢伋(生卒年均不详)撰。谢伋字景思,上蔡(今属河南)人。官至太常少卿。著有《药寮丛稿》、《四六谈塵》。此集为专论骈体文的理论著作。所谓“四六”即指骈体文。谢伋指出“四六之工,在于剪裁”。又说:

  • 当阳县志

    ①八卷,清娄肇龙修,杨州彦、栗引之纂。娄肇龙,浙江山阴人,官当阳知县。杨州彦,字倩公,一字宣楼,当阳县人,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邑名士,官任邱知县,其调济民困,清廉自持,因忤旨罢归,绝意仕途。栗

  • 春秋公法比义发微

    六卷。清蓝光策撰。光策字子彦,四川资阳(今四川资阳)人,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举人。著有《启秀堂文集》等。光策对西方的国际公法有所研究,以中国古代经典比附国际公法,认为《春秋》一书,是孔子自撰的法

  • 朝鲜国纪

    一卷。明黄洪宪撰。黄洪宪字懋中,秀水(今浙江嘉兴县)人,隆庆辛未(1571年)进士,官至少詹事,掌翰林院事,曾奉使朝鲜。洪宪以文受知张居正,居正败,共诬以逆,后因与众不合归。有《朝鲜国纪》、《玉堂日钞

  • 何文简疏议

    十卷,何孟春撰。何孟春(1474-1536),明湖广郴州(今湖南郴县)人。字子元,号燕泉。弘治癸丑(1493)进士,授兵部主事,进员外郎、郎中。正德(1506-1521)初以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嘉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