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海卫志
十二卷,增补一卷。佚名纂。此志记事至清康熙六十年(1667)。按靖海古名普庵郡,明魏国公徐达平定东牟,草创卫治。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始筑石城。此志前后损坏,书中文字多漶漫,几不可识。全书十二卷增补一卷,分为:卷一形胜;卷二屯田;卷三户口;卷四名宦;卷五官职;卷六科目;卷七名贤;卷八貤封;卷九逸行;卷十贞节。增补:屯名、艺文、外志、山川。此志体例较不完备,内容十分简略,其中职官表中,只录人名,不附籍贯与莅任年、月,使读者无从稽考。
十二卷,增补一卷。佚名纂。此志记事至清康熙六十年(1667)。按靖海古名普庵郡,明魏国公徐达平定东牟,草创卫治。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始筑石城。此志前后损坏,书中文字多漶漫,几不可识。全书十二卷增补一卷,分为:卷一形胜;卷二屯田;卷三户口;卷四名宦;卷五官职;卷六科目;卷七名贤;卷八貤封;卷九逸行;卷十贞节。增补:屯名、艺文、外志、山川。此志体例较不完备,内容十分简略,其中职官表中,只录人名,不附籍贯与莅任年、月,使读者无从稽考。
六卷。清方坰撰。坰字子春,平湖(今浙江嘉兴)人,嘉庆举人,官至武义训导。其一生研求理学,以程朱为本,著有《生斋文集》。此《生斋读易日识》凡六卷,内容仅及《无妄》,盖未竟之作。其说易皆以易辞证反身克己之
三卷。明张志淳撰。张志淳,自号南园野人,祖籍云南,后移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市)。宪宗成化年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因参与刘瑾图谋不轨之党,被罢官。著作除《永昌二芳记》外,还有《南园漫录》。《永昌二芳记》,
一卷。旧题元杨载(详见《杨仲宏集》)撰。是编论诗大多庸俗肤浅,例尤猥杂。如开卷即云:夫诗之为法,有其说焉,赋比兴者,皆诗制作之法。然有赋起,有比起,有兴起云云。殆似略通字义之人,强作文语,已为可笑。隔
十六卷。清洪亮吉(1746-1809)撰,洪亮吉,字君直,又字稚存,号北江。清代江苏阳湖(今常州)人,乾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任贵州学政,购经史置各书院,黔士自是治经。嘉庆初,命在上书房行走。以直言
十二卷。明贺仲轼(1580-1644)撰,清范骧删订。仲轼字景瞻,卫辉获嘉(今河南获嘉)人。嗜读书,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官陕西醴泉令,累官至武德兵备,甲申之变,自杀。范骧字文白,号默庵,海宁
二卷。不著作者姓名。此传奇共二十七出,写唐朝末季之事。其情节大略为:唐僖宗崩逝,吴皇后垂帘听政。权臣田令孜专权乱政,擅立唐穆宗第七子郢王为帝。吴皇后在太子足心刺“庆龙归”三字,由宫女带入民间,由梅姓药
①十二卷首一卷,张松孙等修,寇赉言等纂。遂宁县志创于明嘉靖时期,后因战乱散失。清代张文端遍访故老,广搜典籍,又重新纂辑。乾隆八年(1743)县令田朝鼎复为增辑,视旧志加详,分门凡三十六类。又四十二年,
三卷。清龙汝霖(约1860前后在世)撰。龙汝霖。湖南攸县人,生卒年未详。道光二十六年(1846)举人。官山西曲沃、高平及江西安远、铅山诸县知县。龙汝霖少以文学与湘潭王闿运、武岗邓辅纶及弟绎齐名,诸人皆
二卷。清李文藻(1730-1778)撰。李文藻字素伯,号茝畹、南涧。山东益都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历官广东思平、潮阳知县,擢广西桂林府同知。文藻曾师事钱大昕,深研经学。大昕称他性好聚书,或
十四卷。《诗别集》三卷。清王闿运撰。王闿运生平详见《湘绮楼文集》(辞目)。王闿运论诗,先唐人近体,次六朝,殿以诗经评语。《湘绮楼诗集》按年编次,分为十四卷,起自道光二十九年,迄于光绪三十二年(即: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