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霞园诗集

霞园诗集

三卷。《文集》一卷。清郑重(约1673前后在世)撰。郑重,字山公,建安(今福建建安)人。生卒年均不详。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任靖江令,官至刑部左侍郎。著有《霞园诗集》、《文选集注》。是集包括诗三卷。第一卷为其任靖江令时所作。第二卷为《越使吟》,乃其祭告会稽南镇时所作。第三卷为《秦游草》,乃其在陕西典试时所作。《文集》一卷,皆为杂文。是集编次有误。重考典试为康熙十七年(1678),而出使越并祭告,乃康熙二十三年(1684)。集中却将《越使吟》录于《秦游草》之前,应为不妥。其诗较平衍,无甚特色,故诗名不显;其文亦然。该书《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猜你喜欢

  • 陆氏易解

    一卷。明姚士粦辑。姚士粦字叔祥,生卒年不详。著有《日畿访胜录》。东汉末陆绩《周易注》久佚。《三国志·吴志》未注卷数。《隋书·经籍志》著录十五卷,题为《周易注》。《经典释文序录》、《新唐书·艺文志》、《

  • 宋四名家诗

    清周之鳞、柴升同编。周之鳞字雪苍,浙江海宁人。柴升字锦川,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二人生平均不详。此集为宋诗总集。乃苏轼、黄庭坚、陆游、范成大四家诗合刊本。共六册。其中,苏轼《东坡诗钞》二册,收诗六

  • 易变体义

    十二卷。南宋都絜撰。都絜,字圣与,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生卒年不详。父都郁,平生喜《易》。絜从父学《易》,并以父说撰成《周易变体》,又名《易变体义》、《易变体》。是书专讲《易》卦的变体问题。认为《

  • 九峰精舍辛卯集

    五卷。清王棻辑录。王棻曾主讲浙江黄岩县九峰精舍有年,此书即辑录其辛卯一年中课士之经解文章而成。共十七篇,多为长篇。其内容博赡,不拘汉、宋、元、明解经之说,颇有新意。如罗藻新“太姒为文王继室考”,此说始

  • 清凉山新志

    老藏丹巴撰。老藏丹巴,山东人,钦命督理五台山番汉大喇嘛。《清凉山新志》原刻本,共十卷。首冠以御制碑文及御制诗。正文分十类:化宇、原圣、灵迹、伽兰、崇建、显应、外护、高僧、缘感、题咏。兹篇于清凉山各类故

  • 世恩堂集

    三十五卷。清王顼龄(1642-1725)撰。王顼龄,字颛士,号瑁湖,晚号松乔老人,江南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太常博士。康熙十八年(1679)吏部尚书郭维纳以其“诗词风雅、

  • 礼记质疑

    四十九卷。清郭嵩焘(1818-1891)撰。嵩焘,字伯琛,号筠仙,一号玉池老人,湖南湘阴县(今湘阴县)人。早年就读长沙岳麓书院,与曾国藩为至交。1847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兵部左侍郎,苏松粮道,

  • 京音简字述略

    一卷。劳乃宣撰。劳氏依王照字母,定京音五十母、十二韵,参考文字偏旁,制定声母韵母符号,称为简字。实即注音字母之前身也。有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刊本。

  • 礼传

    一卷。汉荀爽(详见《周易注》)撰,清马国翰辑。《后汉书·荀爽传》称其著《礼易传》,隋、唐志均不见,《册府元龟》载其目,则佚已久矣。马国翰从《风俗通》残本引辑一节,杜佑《通典》引辑二节,《文选》李善注引

  • 付法藏因缘传

    六卷。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沙昙曜译。《付法藏因缘传》简称《付法藏传》。《法经录》作四卷,一作七卷。《静泰录》作六卷,一作四卷。《大唐内典录》则两出付法藏均作六卷。是隋代以前古籍之一。卷一记世尊临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