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集雅园帖

集雅园帖

二卷。又名《太谷程帖》。清傅山(1605-1690)书,程士元辑。傅山,字青竹、青主,又字侨山,别署公之它,亦称石道人,号啬庐;入清后又名真山,号朱衣道人,晚称老蘖禅;山西阳曲人,一作太原人。傅山自幼攻经读史,篆隶正草各体无所不精。著有《霜红合龙集》。该帖所收皆为傅山之书,后附有孟淑闵、周景柱、许长庚、杜玉田等诸家书。傅山尺牍上款皆有“枫仲”印记;“枫仲”即戴枫仲,与傅山为文字道义至交,曾合作山水画册;各札帖上也多为傅山与枫仲论文之语,且前有枫仲题字之帖,书迹颇佳。此帖刻于道光八年(1829),其中有程士元学傅体自书作序,却散弱无力;摹刻亦笔多浅细,有骨无肉。有清太谷程氏本。

猜你喜欢

  • 示儿切语

    一卷。清洪榜撰。洪氏生年见“四声均和表”。此编以简明之句示切语之方。认为凡切语均由切上字定位,切下字定音。同位为双声,同音为叠韵。因取三十六字母定位分等,悉采《广韵》切语之切上字,各归其母,并列其等作

  • 春秋四家五传平文

    四十一卷。见《春秋五传平文》。

  • 春秋集传

    ① 一卷(附《春秋统例》)。唐啖助(724-770)撰,清马国翰辑。啖助字叔佐,关中(今陕西)人,唐代中期经学家。唐玄宗天宝末避地江东,客居不返。曾任台州临海县尉、润州丹阳县尉。著有《春秋集传》、(又

  • 杨格非传

    一册。撰者不详。英国梅益盛山东周云路合译。格非,英国在华传教士,咸丰五年(1855)进入中国,宣统三年(1911)回国,次年即去世。在华传教达56年之久。该书即述格非一生事实。现存广学会本。

  • 研山山人漫集

    一卷。明方盱(约公元前1570年前后在世,)撰。方盱字文明。后弃举子业,将游五岳,取庄子逍遥游语,改名大年。苏州人。生卒不详。居洞庭东山。著有《研山山人漫集》。本书为湖州(今属浙江省)沈庭诏所编。前有

  • 补篱遗集

    八卷。清姚福均撰。姚福均字屺瞻,号瑶仙,江苏常熟人。生卒年未详。诸生。久困于科场,三十余载,以恩贡生终。是集凡八卷。由挚友王伊编次。其妹倩殷、树森筹资印行。卷一、二为解经之作,颇多新义。如谓《论语》“

  • 梁武帝全传

    见《梁武帝西来演义》。

  • 佩文韵府

    四百四十四卷。清张玉书(1642-1711)等,奉清圣祖康熙皇帝之命于康熙五十年编辑而成。张玉书字素存,号润甫,江苏丹徒人。顺治十八年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历官五十年,久任机务,直亮清勤,

  • 诗说标新

    二卷。近人狄郁撰。狄郁生平籍贯不详。书名为标新,实则了无新意,且有一些常识性错误,如其责诗三百篇无诗题,以为古人有题而后有诗,或诗成必标举题目。只此一端即可见其识见之浅溥。此书有1916年印本。

  • 隆昌县志

    ①十二卷,清黄文理纂修。黄文理,巴陵人,曾任隆昌县知县。隆昌县志创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其时县令钱振龙奉檄纂辑数条,附入郡志,仅二十四页。黄文理任县令后,认为旧志过于简陋,因修兹编而续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