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长子县志

长子县志

①六卷。清郭守邦修,霍燝纂,徐竑廷增修,徐介增纂。郭守邦字金瓯,陕西西宁卫人,拔贡出身,康熙二十二年(1683)由两当县调任长子县任知县。在任六年,以老乞休。徐竑廷字起庵,江苏武进县人,出身监贡,康熙四十二年(1702)任长子县知县。徐介字翔念,江苏武进县人,竑之族弟。《长子县志》于明正德八年王希贤重修,其后知县崔尔进又续修。清顺治八年知县王毓恂又加修纂。康熙二十七年(1688)知县郭守邦重修,四十四年(1705)徐竑廷宰是邑,嘱其族弟徐介依郭志按类增之,删繁订误,遂成此志。《长子县志》康熙二十七年修,四十四年增修刻本。全书六卷,六类,五十七目,分为:卷一天文志:星野、灾祥;卷二地理志:疆域、山川、形势、城池、坊里、桥梁、户口、田赋、盐引、物产;卷三官师志;封建、名宦、职官、公署、学校、武备、铺驿、仓储、坛壝、庙祠、乡饮、乡约;卷四人物志:风俗、乡贤、荐辟、科目、贡监、孝义、贞烈、封荫、坊表;卷五备考志:古迹、寺观、陵墓、方伎、仙释、侨徙、传疑、辩讹;卷六艺文志:奏请、赋、文、疏、传、序、记、诗、词、碑碣目录、著述目录。此志义例尚称完备,资料宏丰,考证精严,为清康熙时方志之佳作。②十二卷,首一卷。清豫谦修,杨笃纂。豫谦,汉军镶黄旗人,翰林院功臣馆誊录。光绪元年(1875)任长子县知县。杨笃详见光绪《山西通志》。豫谦在其序中云:“其书自前明万历迄明嘉靖,凡七经纂辑,转相沿袭,惟务增多,为目逾六十,而诗文几居全书之半,准以古法,未见为合。”又云:“若夫纪表志传,本文家记事之法,非史官载笔之例,特其体不备,一代之典制人文,无以综据其全。”故自班固以来,莫能自易,本志稍为变通,采辑旧文。益以近学,区分类次,备述于篇。《长子县志》光绪八年(1882)刻本。此编所述,尚精审雅驯,然体例纯依《史记》、《汉书》,似觉有乖志乘义法,不可据为典则。其长处有一,艺文志中网罗搜集邑人的著述,并列有宦游人所著书目,宏富详备。

猜你喜欢

  • 周易经句异文通诂

    三卷。清李德淑撰。李德淑,常宁人。其余不详。此书择取古今《周易》诸本同异之处,相互考证。其中以现在通行的王弼本为底本,其它诸家本与王本不同者、陆德明《经典释文》、许慎《说文解字》、《史记》、《汉书》、

  • 顾氏文房小说

    四十种,四十七卷。明顾元庆(详见史部《云林遗事》)编。丛书共收书四十种,主要有晋崔豹撰《古今注》三卷、唐牛僧孺撰《周秦行纪》、唐谷神子撰《博异志》、宋乐史撰《杨太真外传》二卷、唐李浚撰《松窗杂录》、唐

  • 禹贡章句

    四卷。清谭沄撰。谭沄为湖南湘潭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根据本书自序,书成于咸丰己未(1859年)。在自序中,谭沄称其书“参考众说,编辑群书,推表山川支分节解而训诂之,然后此书首尾条理分析,脉络贯通,州

  • 春秋公羊穀梁二传评

    一卷。晋江熙撰,清马国翰辑。江熙字太和,晋人,官至兖州别驾。《春秋公羊穀梁二传评》一书,《隋书·经籍志》著录三卷,不著撰人;《旧唐书·经籍志》题为江熙撰。该书久佚,清人马国翰从注疏中辑录十九条,厘为一

  • 尚书讲稿思问录

    二卷。清官献瑶撰。官献瑶字石溪,福建德化人,乾隆四年进士,官至司经局洗马。讲稿系官献瑶在太学为诸生讲演时而作,官氏谦逊而不自以为是,故名其稿为“思问录”。卷首有自序,作于乾隆癸已(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

  • 清忠谱传奇

    二卷。清李玉撰。李玉生平详见《一捧雪传奇》(辞目)。是传奇共二十三出。《清忠谱》是李玉入清后的作品,是描写历史上政治斗争重大社会题材的代表作。写明天启年间东林党人和苏州人民反抗阉党魏忠贤黑暗统治的正义

  • 雪园易义

    四卷。《图说》一卷。明李奇玉撰。李奇玉字元美,号荆扬。浙江嘉善人。崇祯元年(1628)进士。官至汝宁府知府。此编只解六十四卦,议论纵横,词胜于理。前列增补四易图说、参订图说、进退变化图,对待流行图、生

  • 藏书纪要

    一卷。清孙从添撰。孙从添(约1702-1722),字庆增,号石芝,江苏常熟人,县诸生。家多藏书,量逾万卷,有《上善堂书目》行世。此为孙氏关于藏书建设的专著。共分八则:购求、鉴别、钞录、校雠、装订、编目

  • 札迻

    十二卷。清孙诒让撰。孙诒让生平事迹详见《周礼正义》。此书为作者校订群书杂记,自《易经》至《文心雕龙》,凡七十七种。初则札记于简,继则迻录成帙,因定书名为《札迻》。体例略仿《群书拾补》,校列异文,或考篇

  • 五经类编

    又名《文典类涵》。二十八卷。清周世樟(1636——?)辑。世樟字章成,号安素,江苏太仓人。诸生,经学家。作品有《五经类编》、《诸经略说》、《经义辨讹》、《辨疑标目》等。唐孙华(1634-1723)《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