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金匮钩玄

金匮钩玄

三卷。元朱震亨(详见《格致余论》)撰。明戴元礼校补。又名《金匮钩元》、《平治荟萃》。此书为朱氏临证医案之节录,经门人校补,成书于元至正十八年(1358)。论述临床各种病证。卷一、卷二以内科杂证为主,兼述喉证和外科的一些病证,如中风、六郁、内伤、伤寒、温病、咳嗽、痢、泄泻、伤食、五疸、水肿、臌胀、头风、眩晕、心痛、腰疼、劳瘵、咳血、缠喉风、咽喉生疮、肠痈、痔疮等;卷三为妇科、儿科病证,包括妇科有关经、带、胎、产及儿科吐泻、黄疸、急慢惊风、疳病等常见病证。末附论六篇,不刻于目录中。六篇为:“火岂君相五志俱有论”、“气属阳动作火论”、“血属阴难成易亏论”、“泄泻从湿治有多法论”、“滞下辨论”、“三消之疾燥热胜阴论”。书中分证论治,条理清楚,词旨简明,辨证明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说:“震亨以补阴为宗,实直开补真水之先,其以郁治病,亦妙阐《内经》之旨。”书中所附之方,多为朱氏临证效验之方,方药加减皆有法度。对郁证论治尤祥,创“越鞠丸”通治郁证。朱氏之论及拟订的大补阴丸等补阴诸方、越鞠丸等,较充分地反映了朱氏这方面的学术经验,诸证的论述部分标有“戴云”者,为朱氏门人戴元礼所补订,阐述颇多发明。书末的六篇医论均为戴氏所撰,其中不乏有见地的观点。此书曾因避清代康熙名讳,将“钩玄”改为“钩元”。后《薛氏医案丛书》收入本书时,则将书名改为《平治荟萃》。有明万历间刊本、1980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纨绮集

    一卷。明张献翼(?-1601)撰。张献翼,字幼于,一名米文,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张凤翼之弟。嘉靖中为国子监生,与其兄凤翼,燕翼并有格,人称“三张”。著有《读易纪闻》等。是集乃其自录早岁所作,于《文起

  • 礼稽命征

    不分卷。清黄奭辑。黄奭生卒年及事迹未详。此书以天人感应学说论历代礼制的变化,其核心思想大意是:王者制礼作乐本之于天命,然而天命不常,因之历代礼制都有增损、改易。如:唐虞五庙是亲庙四种加始祖庙,其后夏、

  • 尸子

    三卷。战国时尸佼(约前390一330)著。关于尸佼的事迹,史书记载极略。《汉书·艺文志》中杂家类列“尸子二十篇,尸佼著。佼鲁人,秦相商君师之。鞅死,佼逃入蜀”。《史记·孟荀列传》:“楚有尸子长庐”,裴

  • 四部丛刊

    五百零四种(分三编:初编三百五十种,续编八十一种,三编七十三种)。民国张元济(1867-1959)等辑。张元济字菊生,浙江海盐人。清光绪年间进士,曾任刑部主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因参加维新运动,1

  • 宓子

    一卷。周宓不齐(前521-?)撰。不齐,字子贱,孔子学生,鲁国人,曾为单父(shànfǔ,春秋鲁邑,今山东省单县南)宰。《吕氏春秋·察贤》载:“宓子贱治单父,(宓子贱治理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每天在

  • 周易赞义

    七卷。明马理(1471-1555)撰。理字伯循,号溪田,陕西三原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官至南京光禄寺卿,死于地震,谥忠宪。为关中名儒,为学者所宗。人称其《易》学,实可与梁寅、蔡清、陈琛、湛若水

  • 左氏讨

    一卷。左氏论一卷。明冯时可(见《左氏释》)撰。《明史·艺文志》各作二卷。二书以自己的观点,品评《左传》纪事的是非曲直,但往往失于迂曲。黄虞稷评论道:“《讨》不如《论》,《论》不如《释》。”二书原与时可

  • 嘉定县志

    三十二卷,首一卷,补遗一卷。清程其珏修,杨震福等纂。程其珏,字序东,江西宜黄人。同治十三年(1874)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知县,光绪四年四月任嘉定县知县,五年十月回任。杨震福,字子敷,又字声伯,

  • 中隐堂诗

    八卷。清方炳奎撰。方炳奎字月樵,皖江(今属安徽)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方炳奎少孤失学,偶弄翰墨,能诗文,存以见志。著有《中隐堂杂著》。《中隐堂诗》凡八卷,诗四百七十五首。卷一《钝吟草》古近体七十二首;

  • 万充宗先生经学五书

    五种,十九卷。明末清初万斯大(详见《仪礼商》)撰。万斯大不事科举,专攻经学,认为非通诸经不能通一经,非悟传注之失则不能通经,非以经释经则无由悟传注之失。于诸经中尤长于《春秋》、《三礼》。《万充宗先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