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重修平度州志

重修平度州志

二十七卷。清保忠、吴慈修,李图、王大论纂。保忠字小岩,正黄旗人,举人出身,道光二十九年(1849)任平度知县。吴慈,道光年间任平度知州。李图字少白,掖县人,曾任胶西书院山长,有文名。保忠莅任后,见州志自康熙五年(1666)知州李世昌修后,又已百余年未修了。嘉庆时,李本敬曾辑续稿十余卷,内容繁富,舛讹甚多。正巧有博学李少白被荐待于家,保忠就请其纂订州志,搜辑遗文,采访近事,历十月而告竣。《重修平度州志》道光二十九年(1829)刻本。全书廿七卷,分为:卷一图(十八幅);卷二至卷七表:沿革表、道里表、封建表、历代职官表、明职官表、国朝职官表、选举表、国朝选举表、封赠表;卷八至卷十四志:山川志、建置志、物产志、风俗志、赋役志、典礼志、学校志、兵防志、艺文志;卷十五至卷二十二列传:王侯列传、列女列传、侨寓外徙列传、方外列传;卷二十三至卷二十五考:形胜考、古迹考、金石考、讹遗考;卷二十六至卷二十七记:大事记、杂记。此志仿《史记》体例,分图、表、志、列、记五大部分,各部前,冠有小序。其可称之处有二,一是不少条目下记有双行夹注,或注释、或说明与他志所不同。这些夹注,有实用价值;二是艺文志中录有《胶莱河论》等篇章,是研究胶莱运河的珍贵资料。然其内容芜杂,剪裁欠妥。

猜你喜欢

  • 六书假借经征

    四卷。清朱骏声撰。参见《说文通训定声》。这是一部征引经书语例说明假借字的书。上古字少,故有假借,在典籍中占十分之二三。假借因乎声,通假借必须通古音,否则就无从了解假借,就会以假借为正字,以至缪于古训。

  • 群书备数

    十二卷。明张九韶(见《群书拾唾》撰。查阅其内容,与《群书拾唾》一字不异。约为书肆重刊,有意更其名。

  • 柳下词

    一卷。清周清(生卒年未详)撰。周清字木君,荆溪(今江苏宜兴)人。本书收词五十六阕。清思力挚,琢字炼句,骤视之,似学梦窗,察其蹊径,亦不尽从四稿而来。如〔菩萨蛮〕云:“隐隐棹歌声,随流入太清。”〔庆清朝

  • 三怡堂丛书

    十七种,一百七十四卷。张凤台编。张凤台字鸣岐,河南安阳人,清光绪年间进士,曾任知县、知府等。民国十年至十二年(1921-1923)任河南省省长。丛书汇辑河南乡邦文献,陆续刊印,其中宋代二种;岳珂《玉楮

  • 凝香室诗钞

    一卷。清柴静仪撰。柴静仪生卒年不详,字季娴,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举人柴云倩(字云尧)之次女,沈汉嘉之妻。清代画家、诗人。工诗书画,尤工写竹梅。经常与闺友林亚清、顾启姬、钱云仪、冯又今、张槎云、毛安芳

  • 华夷译语

    一卷。明火源洁(生卒年不详)奉敕撰。火源洁系蒙古人,洪武时(1368-1398)官翰林侍讲。钱曾《读书敏求记》作“史源洁”,误。此书成于洪武二十二年(1389),刘三吾序云:“元初未制文字,借高昌之书

  • 冠义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

  • 元儒考略

    四卷。明冯从吾(生卒不详)撰。冯从吾,字仲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明万历年间(1589)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其为人正直纯厚,好周敦颐、二程之“濂、洛之学”,于理学颇有研究,著有《冯子节要》、《冯

  • 五藩实录

    不分卷,八册。清南沙三余氏撰。又名《明末五小史》。记南明王朝福王由崧、鲁王以海,唐王聿键、聿、桂王由榔诸藩事,多载书诏批答。其书虽芜秽庞杂,全无体裁,然间有他书所不载者,于唐藩事尤为详尽,郑成功背父报

  • 周易属辞

    十二卷。清萧光远撰。光远字吉堂,贵州遵义人,道光举人。其专取经文观玩,因将同句、同字、同旁、同音及不同字,分汇抄集,又以全易一千三百余字,据《说文解字》逐一比勘,编成易例易注若干卷。后分成《属辞》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