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郋园小学四种

郋园小学四种

二十二卷。叶德辉(1864-1927)撰,叶德辉字焕彬,亦称奂彬,又字奂份,号直山,又号渲水,别号郋园。湖南湘潭人。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士,授吏部主事。次年返乡里,从事著述,广罗群籍,于目录校勘学、音韵训诂学造诣颇深。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对学术上的问题从不轻下己意。平生著述丰富,著有《周礼郑注改字考》六卷,《仪礼郑注改字考》十七卷,《礼记郑注改字考》二十卷,《春秋地名异文考》六卷,《春秋三传人名异文考》六卷,《考经述术》一卷等,均传于世。叶德辉对许慎《说文》之学造诣尤深。著有《说文解字故训》、《六书古微》、《说文读若考》、《同声假借字考》、《说文籀文考证》等。叶氏对许慎《说文解字》进行校勘时方法特殊。《说文》以大徐本为最好。但从毛晋汲古阁刻许慎《说文解字》后其他刻本剜改较多,与徐氏之《说文》相去甚远。至清中叶、乾嘉诸儒校勘《说文》颇勤,然而多依顾野王的《玉篇》、陈彭年的《广韵》、陆德明的《经典释文》等经书正义,或征引唐人类书中所引资料进行校释。他们并不知道唐宋人在引用过程中对原文更改较多,更不知各书中多有将《字林》杂入《说文》的讹误。因此,经清儒校勘的《说文》资料虽然繁富,但疑误之处也不少。叶德辉校注《说文》能独辟蹊径,其方法是多用本书自证,辅以秦汉人对先秦经典的注释,进行校注。一扫用他书校许书的传统习惯。这样校勘对于探索《说文解字》中有关字的本义,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当然叶氏之说也未可尽信。《郋园小学四种》目录:《六书古微》十卷、《说文读若考》八卷、《同声假借字考》二卷、《说文籀文考证》二卷。有民国辛未观古堂刻本行世。

猜你喜欢

  • 荆楚修疏指要

    七卷。清胡祖翮撰。胡祖翮,字伯钦,宜城人,道光进士。《荆楚修疏指要》同治十一年(1872)刻本。为五卷、卷首二卷。其谓平天下之道,不外用人理财两大端。而理楚之财,则必以治江汉为要务。江汉治、堤防固,而

  • 独醒杂志

    十卷。宋曾敏行(?-1178)撰。曾敏行字达臣,自号浮云居士,又号独醒道人,又称归愚老人,庐陵吉水(今江西吉水)人。二十岁时,因患病,不能进仕途,遂潜心研究学问,见闻广博,工画草虫。此书是他集平生所闻

  • 明穆宗实录

    七十卷。明张居正(详见《通鉴直解》)等奉敕修。隆庆六年(1572)十月,命朱希忠为监修官,张居正、吕调阳为总裁官,负责纂修。寻改命张溶为监修官,总裁官仍为张、吕二人,万历二年(1574)七月书成。该书

  • 丛碧山房集

    五十七卷。附《诗义固说》二卷。清庞垲(约公元1675年前后在世)撰。庞垲字霁公,号雪崖。河北任邱人。生卒年均不详。康熙十四年(1675)举人,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儒科”,授翰林院检讨,分

  • 金台纪闻

    二卷。明陆深撰。陆深生平见《玉堂漫笔》条。《金台纪闻》是陆深为官翰林时杂记从正德乙酉年至戊子四年中朝廷故事的笔记小说。本书收入《俨山外集》内。又《广百川学海》本、《宝颜堂秘笈》本、《续说郛》本、《纪录

  • 论语笔解

    二卷。唐韩愈、李翱撰。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领导人、封建社会后期儒学的代表人物。韩愈是邓州南阳人(今河南孟县),贞元八年(792)及进士第,官至刑部侍郎。愈“文起八代

  • 元书

    一百零二卷。清曾廉(1857-?)撰。廉字伯隅,湖南黔阳人。光绪举人。曾在家乡办爱莲书院。政治上反对戊戌变法。此书以《元史新编》为蓝本,讲究所谓“春秋之义”,认为文义可以错而歧,是非不可曲而淆。计本纪

  • 六书长笺

    七卷。明赵宦光撰。参见《说文长笺》。此书与《说文长笺》合刻,本为一书。以许氏叙内释六书之义者分为前六卷之首,以下备列班固、卫恒、贾公彦、徐锴、张有、郑樵、戴侗、杨桓、刘秦、余谦、周伯琦、赵古则、王应电

  • 丛桂山房诗钞

    二卷。清许銮(约1885前后在世)撰。许銮,字芸青,又字云卿,安徽桐城人,生卒年未详。同治九年(1870)举人。官全椒县学教谕。诗共六卷。均自同治三年(1864)迄光绪十八年(1892)所作。其中以诗

  • 春秋经筌

    十六卷。赵鹏飞(生卒不详)撰。赵鹏飞字企明,号木讷,绵州(治今四川绵阳)人,宋代经学家。生平不详。除此书外,赵氏还著有《诗故》(已佚)。赵氏认为,说经者拘泥三传,各守师说,多失孔子本旨,所以此书主于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