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象州志

象州志

①四卷,清李宏湑、苏洪、陆蔼吉修,蒋日莱、吴光升纂。李宏湑,江南甘泉(今江苏江都)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任知州。苏洪,江南甘泉(今江苏江都)人,监生,乾隆间任柳州府通判,二十七年(1762)知州。陆蔼吉,江南元和(今江苏南京)人,贡生,乾隆二十七年知州。蒋日莱,江南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贡生,乾隆十九年(1754)任知州。吴光升,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举人,候选知县。明监察御史吕景蒙草创州志一卷,万历间知州李维岳修为四卷,雍正间祖承琇再修。此志经蒋日莱、李宏湑、苏洪、陆蔼吉四任知州之手而成。志成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同年付梓。《象州志》乾隆二十九年刻本,全志共四卷,为卷一天文、舆图、沿革、疆域、山川,卷二民赋、盐法、学校、建置、坛庙,卷三秩官、选举、军政、名宦,卷四迁谪、人物、诸蛮、记序、诗钞、杂录,共二十门。此志体例较完备,搜采广博,考证精确。② 不分卷,清李世椿修,郑献甫纂。李世椿,字晴浦,江西南昌人。同治七年(1868)至九年(1870)象州知州。郑献甫(1801-1872),原名存纻,以字行,别字小谷,又号白石,广西象州人。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官刑部主事。曾先后讲学于桂林榕湖书院、秀峰书院、柳州柳江书院、广州越华书院、象州象台书院等。著有《郑小谷全集》,是广西著名的诗人。此志踵乾隆蒋日莱志而修,增补职官、科举表及各里分图,使之脉络清楚,阅者了然。志成于同治九年(1870)。《象州志》同治九年刻本,全书不分卷,志前李世椿序、凡例十则,志末郑献甫跋,以纪地、纪官、纪人、纪故四帙。纪地帙:沿革表、疆域道里、山川名胜、城市建置、物类生产;纪官帙:秩官表、(官著绩于此者,间为小传、官于此者,亦为连书)、田赋额数、学校典礼、兵储防备;纪人帙:科举表(人名行可记者,间为小传、妇女可记者,亦为连书)、人民术业、风俗礼节、时事理乱;纪故帙:沿革故绩、政事典故、时事理乱。纲目不烦,众目已括,为全志大概。此志文词雅洁,条理井然,通人之笔,可称佳作。此志凡例十则较集中地反映了郑献甫的方志学术思想。对潭、溜二水源流和谭中,、溜中二县地的考证及有关田粮的记载,内容翔实,极为精详。此志刊行,对广西各州、县修志产生较大影响。颜嗣徽的《迁江县志》、莫炳奎的《邕宁县志》、梁吉祥的《贵县志》、黄诚沅的《武缘县图经》、程大璋的《桂平县志》等较有名的方志,皆师其意而小变之。该志最早的版本为同治九年(1870)刻本,翌年由桂林鸿文堂杨云逵刊印,1968年台湾成文出版社据以影印。

猜你喜欢

  • 槐庐诗学

    不分卷。清龙继栋(1845-1900)撰。龙继栋,字松岑,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官至户部候补主事。《槐庐诗学》。收其诗文数百篇。诗以时为序。无非咏物、抒情、纪游之属,但均洒洒脱脱,有清丽之风。有光绪四年(

  • 十六国春秋辑补

    一百卷,附纂录十卷。魏崔鸿撰,清汤球辑补。汤球,字伯玕,安徽黟县人。汤球曾从同县俞正燮、汪文台游,潜心经术,博闻强识。《魏书》记载崔鸿将著作传给儿子元后,元后于永安中才奏报其父之书,于是刊著赵、燕、秦

  • 希贤录

    ①五卷。清朱显祖撰。朱显祖号雪鸿,江都(今江苏扬州)人。顺治三年(1646)副榜贡生。生卒年不详。除本书外,尚著有《琼花志》等著作。《希贤录》记录自周至明历代名儒言行,并各系以论断。体例仿照朱熹《伊洛

  • 尚书考辨

    四卷。清宋鉴撰。宋鉴字半塘,山西安邑人,乾隆十三年进士,官至广东南雄府通判。此书一辨《今文尚书》、《古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传述源流;二辨古字的异同;三辨伪《古文尚书》的抄袭之本;四辨《论语》、《

  • 文字偏旁举略

    一卷。清姚文田撰。参见《说文校议》。是书旨在正字。鉴于六理既隐,讹体日滋,学者失其本原,往往增损随俗,遂使部居易舛,声义全乖,姚氏便取容易写错的字,从其形旁和声旁两方面进行辨误。如谓:“況,寒水也。古

  • 尊圣集

    四卷。明陈尧道(生卒不详)撰。陈尧道,里籍、生平事迹均不详,惟知明嘉靖末(1560年前后)为大埔县教谕。《尊圣集》记有关孔圣事迹,分图像、世家、事迹、遗泽、制敕、撰述、封事七类,但内容多抄袭《祖庭纂要

  • 吉贝居杂记

    一卷。清施国祁(1750-1824)撰。国祁字非熊,号北研,乌程(今湖北省湖州)人,廪生。本书是施氏研史杂记之文,对一些历史事件、人物等进行了考证,尤其是对宋史、金史考证,甚为详细。版本有1915年上

  • 强识编

    四卷,续一卷。清朱士端撰。士端字铨甫,江苏宝应县人,道光元年举人。士端曾住在王引之家,得亲炙其父念孙,饱闻王氏父子之论,故于声音训诂之学,俱有心得。此书大旨与《经义述闻》相近,而精则不及。如释《诗·载

  • 启札青钱

    十八卷。不著撰者姓名。所载手书正式。一曰具礼、二曰称呼、三曰叙别、四曰瞻仰、五曰即日、六曰时令、七曰伏惟、八曰燕居、九曰神相、十曰尊候、十一曰托庇、十二曰入事、十三曰未见、十四曰祝颂、十五曰不宜。亦近

  • 丧服会通说

    四卷。清吴嘉宾(1803-1864)撰。嘉宾字子序,江西南丰县(今江西省东部)人。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究心当世利弊,曾条陈海疆事宜。因事谪戍军台,寻释归。后任内阁中书。同治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