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读经求义

读经求义

不分卷。清张维屏撰。首有维屏自序,并录陈寿祺来书。寿祺是他的座师。此书所说只涉及《诗经》和《礼记》,各为一册,而《诗经》较详。虽欠精博,但也不无新得。如《说汝坟》,称“父母谓二亲不谓文王。证之《诗》言民之父母,则先言君子,《书》言作民父母,则先言元后。未有直称父母,并其比拟之意而隐之者。”此义甚确。后来魏源的《二南答问》与之相同。又谓《诗·黄鸟》的“三良”皆是武夫,从《诗》言“百夫之特”、“百夫之防”“百夫之御”可以推知。这也可备一说。又认为《风》《雅》《颂》乃诗体,无尊卑优劣之分。《风》先为邶风、鄘风、卫风,是因为它们是殷的故都,次为王风,因为它是周的东都。亦为有理。说《礼》惟“庙”一条最佳,谓周世室不在七庙之外,无九庙之制。可谓的论,其他持义虽不谬,但大多因袭别人而已。有嘉庆二十一年刊本。

猜你喜欢

  • 今文周易演义

    十二卷。明徐师曾撰。师曾字伯鲁,江苏吴江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官至吏科给事中。师曾初从吕祖谦之说,著《古文周易演义》一书,不传。后因明代取士用注疏本,才又撰著此书。大旨以阐发《本义》为主。

  • 说文大小徐本录异

    一卷。清谢章铤(生卒年不详)撰。章铤字枚如,福建长乐人。光绪进士,不殿试而归,大吏聘为致用书院山长。著作尚有《赌棋山庄文集》,其中载《答张玉珊书》,自谓撰《说文大小徐本录异》二十卷,仅首编第一至第七卷

  • 类篇

    四十五卷。旧题宋司马光撰,实为王洙、胡宿、掌禹锡、张次立、范镇等人相继修撰。英宗治平三年(1066)二月,范镇出镇陈州,才由司马光代之。时已成书,唯缮写未毕。治平四年缮写完毕,由司马光奏进朝廷。传为司

  • 尚书故实

    一卷。李绰(生卒年不详)撰。关于李绰的生平,史书记载不详。据劳格《郎官石柱题名考》卷十九云,绰为赵郡李氏吏部侍郎纾曾孙宽中子,字肩孟。唐昭宗曾与太常博士钱珝争内官朝服事。又,石刻《升仙庙兴功记》题尚书

  • 晏元献遗文

    一卷。宋晏殊(991-1055)撰。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词人,有《珠玉词》。晏殊为景德进士,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晏殊不但善词,而且能文,范仲淹、孔道辅、欧阳修等

  • 切字肆考

    一卷。清张耕撰。耕字芸心,山东滕阳人。尚撰《古韵发明》等。书成于道光三年(1823年)。这部书是一部音学论著,内容颇丰富。其中“等韵”部分是完备的等韵图。该系图是依据《切韵指南》制作的。分二十四图,由

  • 易学筮贞

    四卷。清赵世对撰。赵世对字襄臣,衢州人。该书论《易》为卜筮之书,所以虽经秦火而能流传下来。因为“谓以筮而贞万世之变”才命之曰“筮贞”。该书不载经文,只采用先前儒家议论、分类编辑而成书。第一卷为“缀集本

  • 四声篇海

    十五卷。金韩孝彦(生卒年不详)撰,其子韩道昭(生卒年不详)修订。韩氏父子为真定松水(今河北正定)人,孝彦字允中,道昭字伯晖。他们还把此书所收的字改为按韵编排,成《五音集韵》一书。二者相并而行,与《集韵

  • 启秀事略

    一卷。清末颜札氏撰。按启秀,库拉雅氏,满洲正白旗人,道光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军机大臣。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因庇护义和团,伏诛。该书即其继妻颜札氏所记。现存光绪刊本。

  • 考正古本大学

    一卷。清刘道明订。道明字仁宝,江苏如皋(今江苏如皋)人。是书大旨调停阳明古本与朱子改本之间。如谓《古本格物传》的或有或无,不必深辨。而朱子所补,必当增入。因宋明以来禅教大行深溺人心,若不表章格致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