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说文系传校勘记

说文系传校勘记

三卷。清祁寯藻(1793-1866)撰。寯藻字叔颖,又字淳甫,以敬避穆宗讳改名实甫,号春圃,晚号观斋。嘉庆甲戌(1814)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关于撰写此记的缘起,承培元跋云:“许书之存于今者,唐以前无完本,仅散见于经史百家疏注音义之中,唐以后所传唯二徐本,楚金多仍旧书,其失也,不免承讹蹈讹;鼎臣多所正是,其失也,在杂阳冰、楚金之说,羼乱许书。然则非楚金无以正鼎臣之失,非唐人疏注所引无以正楚金之失也。无如楚金之书以草稿传,校刊者未能详核,讹舛参错,展卷皆是。且习于鼎臣,意主先入,转取鼎臣以增删楚金,而许书剥锲殆尽矣。淳甫先生鉴其失之日甚也,于视学吴中之日,求楚金书旧本,得影宋抄于苏州顾氏,刊而行之。复为《校勘记》三卷,正其讹舛参错,俾学者下纠鼎臣之纰缪,上溯许君之真原,且即其通释所引经史百家,以通贯训诂、文字圭臬,不于是在哉!”据此题此记为祁氏所撰,似无问题。然而李兆洛跋曰:“校之者,则河间苗夔、江阴承培元、夏灏、吴江吴兆庚。”祁氏《说文系传序》云:“请申耆先生(即李兆洛)董其事……先生又命弟子江阴承培元、夏灏、吴江兆庚作《校勘记》。苗君获见顾本益加订正,遂以心得别成一编。”据此可知,是编当题为“承培元、夏灏、吴兆庚同撰。”张之洞《书目答问》题为“苗夔校”,则是苗氏别自为书者,与此记无关。此书初刻本为道光十九年(1839)寿阳祁氏刊本(附于《说氏系传》重刊本之后),尔后有同治十二年(1873)《小学汇函》本,光绪二年(1876)吴氏刊本。

猜你喜欢

  • 禅寄笔谈

    十卷、续谈 五卷。明陈师(详见《览古评语》条)撰。此书是陈师自永昌罢归,寓居僧舍时所作,因此以“禅寄”为名。此书成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笔谈》十卷,分三十二类,并附以杂著数篇。《续谈》五卷

  • 嘉定县续志

    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范钟湘、陈传德修,金念祖、黄世祚纂。陈传德,民国间任嘉定县县长。金念祖,字聿修,邑人。清光绪十四年举人,官国史馆誊录、议叙、知县。此志承光绪志而续修,其意旨盖网罗光、宣两朝

  • 书经字考

    一卷。清吴东发撰。吴东发字芸文,浙江海盐人。此书专考《尚书》中一些有异义的字,比如说“陟方乃死”,认为“方”。“放”在古代相通,“放”又通“仿”;“陟”是说“治化上升”,“放”是说“治化周遍”。他认为

  • 豫章丛书

    ①三集,二十六种,四十七卷。清陶福履编。陶福履字稚箕,江西新建人。曾主讲友教书院。丛书收江西学者著作二十六种,经史子集均有,分三集。第一集收清黄永年《春秋四传异同辨》一卷等十二种;第二集收清辛绍业《易

  • 本事诗

    一卷。唐孟棨撰。孟棨,字初中,生平事迹无考。此书前有光启二年(886)自序。书中收历代诗人缘情之作,叙其本事,分情感、事感、高逸、怨愤、征异、征咎、嘲戏等诸类。惟记乐昌公主及宋武帝二条为六朝事,余皆为

  • 义乌人物志

    二卷。明金江(生卒不详)撰。金江,字孔殷,义乌(今浙江省义乌市)人,生平事迹不详。《义乌人物志》成书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金江当为嘉靖前后人。该书取史传地志及诸家文集中所载义乌名人47人,各为之

  • 西楼集

    十八卷。明邓原岳(约1607年前后在世)撰。邓原岳,字汝高,闽县(今福建福州)人。生卒不详。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官至湖广按察司副使。著有《西楼集》。是集为邓原岳诗文别集。凡十八卷。诗十卷,文

  • 贲园书库目录辑略

    一卷。张森楷批。张森楷,生平不详,字石亲,籍四川合州。成都严氏曾编有《贲园书库目录》,张氏因之作《分类法》,述其所见而成此书,可作为图书分类之书看待,对子目划分提出了独到见解。有民国十四年(1925)

  • 史记蠡测

    一卷。清林伯桐撰。林伯桐。番禹(今广乐番禹)人,字桐君。号月亭。嘉庆时中举人,并授德庆州学正。卒于官。卒年七十岁。治经学宗汉儒。践履则服膺朱熹。著有《毛诗通考》、《毛诗识小》、《古谚笺》、《冠昏丧祭仪

  • 外科集验方

    二卷。明周文采(详见《医方选要》)撰。作者先撰《医方选要》,以内科为主,此书则以外科为主,广辑古今奇验名方而成。书前有弘治十一年(1498)兴献王序及作者自序。书中首为疮科总论,次分五发痈疽、疔疮、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