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说文检字

说文检字

二卷,《补遗》一卷)。清毛谟(生卒年不详)撰。毛谟字谔亭,号吟树,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嘉庆四年(1797)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内阁学士,礼部侍郎。是书系为后学翻检《说文》而作,汇集《说文》所有之字,依《康熙字典》之例分为十二集,按通行的汲古阁本,注明某字在某卷某页。《补遗》为姚觐元(生卒年不详)撰。觐元字彦侍,亦归安人。道光举人,官至广东布政使。姚氏因毛氏变《说文》部首,按今隶之笔画多少分别部居,凡形似者悉入其类,不复见六书之旧,如“土”部有“坐”无“垩”,“鸟”部有“乌”,“方”部无“於”,或仅收篆文而遗古籀,或转收或体而遗正文,为之校理重雕,复取许书排勘,补正讹脱,别为《补遗》一卷,置于卷末。此书止可检汲古阁本,不及黎永椿《说文通检》方便。是书有姚氏《咫进斋丛书》本。有《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旧德集

    十四卷。清缪荃孙(1844-1919)编辑。缪荃孙,字筱珊,又字炎之,晚号艺风,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年(1876)进士,曾入张之洞幕下,助其编成《书目答问》,官翰林院编修。缪荃孙博览群书,尤精金石、目录

  • 绘孟

    十四卷。明戴君恩撰。君恩字忠甫,湖南澧州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官至四川巴县知县。是书首有黄汝亨、胡澥二序,后有门人龚惟敬的跋文。大旨仿苏老泉批点《孟子》,对篇章字句,用提转、承接、结合等法

  • 双溪杂记

    无卷数。焦竑的《经籍志》等认为是明王琼(?-1532)撰。王琼,字德华,太原人。官至兵部尚书。王琼著述甚丰,有《晋溪奏议》等。《双溪杂记》是杂记见闻的一部书,记载的都是朝廷中的故事。对于宏治以前的记事

  • 三秀斋诗钞

    二卷。清鲍之芬撰。鲍之芬,生卒年不详,字浣云,江苏丹徒人,征士鲍皋之三女,刺史徐彬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光绪四年(1878)刊本,附于其夫徐彬著的《海天萍寄腾草》一书之后,封里有王文治所作跋语四行,及

  • 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

    五卷。作者不详。陈振孙《书录解题》云:“以监本增注而释之。”此书于每一字下先列“官注”,后附“互注”,中间用一“释”字隔开,如:“鳜,鱼名。〔释〕云:大口,细鳞,有斑文。”此书今有两种版本。一种是清康

  • 克斋词

    一卷。宋沈端节撰。端节字约之,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生卒年不详。寓居溧阳(今属江苏)。淳熙三年,知衡州,提举江东茶盐,仕至朝散大夫,江东提刑。能词,吐属清约,颇具风致;措词用语,含情带意。冯煦于《蒿庵

  • 恩县志

    六卷。明孙居相修,雷金声纂。孙居相字拱扬,山西沁水县人,进士出身,万历二十一年(1593)任恩县知县。万历年间孙居相莅任后,见文献轶缺,就征集诸学博士考绘图史,请雷金声为主纂,采探故实,益旧裒新,遂成

  • 大臣谱

    十六卷。明范景文(1587-1644)撰。景文字梦章,一字质公,号思仁,吴桥(今属河北)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李自成起义军攻入北京,景文殉难。入清后赐谥文忠。该书是一部传记

  • 说文五翼

    八卷。清王煦(1758-?)撰。王煦字汾泉,号空桐,上虞(今属浙江)人。乾隆间举人,官通渭知县,后主讲朗江书院。勤于经学,精研文字训诂,著作尚有《小尔雅义疏》、《国语释文》、《文选七笺》等。此书意在订

  • 重订易学说海

    八卷。明郭宗磐撰。宗磐号鹏海,福建晋江人。该书成于万历三十九年(1611),采用注疏本,随文推衍,专主义理,不涉象数。大抵宗承朱子《本义》,杂揉各家讲义,而贯以己说。对于《本义》也时有辩正,并非全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