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诗辨妄

诗辨妄

六卷(已佚),郑樵(1103-1162)撰。郑樵字渔仲,晚年居于闽夹漈山中,学者称为“夹漈先生”。南宋史学家。他于史学推崇司马迁、刘知几;于学术注重实地考查、不空谈心性。对天文、地理、博物,音韵也有丰富的知识。平生著述甚丰,有《氏族志》、《动植志》八十余种,晚年编撰《通志》,很有影响。有关《诗经》的著述,还有《诗传》二十卷。可惜他的著作多已亡佚,现存的只有《通志》、《尔雅注》和《夹漈遗稿》等。宋代的《诗经》学是在与汉学派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北宋的欧阳修、苏辙开疑序之风,到了南宋就掀起一个废序运动,走在这个运动最前列的就是郑樵。《诗辨妄》是部攻驳《毛诗》的研究专著,他认为汉时传诗共有四家,《毛诗》只不过是一家之言,不可偏信。人们不敢怀疑《诗序》,是因为打着圣贤的旗号。基此,他直斥《诗序》为“村野妄人所作”。该说不无矫枉过正之嫌,但对打破《诗序》的迷信有积极的作用。郑樵《诗经》研究贯穿着一种可贵的求实精神,以充分的内证和史实论证了《诗序》为汉人所作。他指出,凡诗中所写的,能和古书中所记某人事迹比附的就尽量比附。凡是《史记》世家、年表中记载的国君名谥的,《诗序》都按照世次指言其人,按照谥的美恶定美恶。《史记》中无国君名谥的,《诗序》无可比附,就不指言某君。由此,他得出《诗序》不是圣人之作,而是汉人比附书史的伪托欺世之作。他的怀疑精神和敢于驳难的勇气启发了当时和后代的学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朱熹原为尊序派,后受《诗辨妄》的影响,成为废序派的代表人物。但同时也受到一些人的攻击,周孚《非诗辨妄》就是为《诗辨妄》而发的。《诗辨妄》也有不足之处,缺乏文学眼光,有些论断过于简单化。《诗辨妄》已失传,近人顾颉刚有辑佚本,1930年由景山书社出版,但所辑仅有原书的十之一二。

猜你喜欢

  • 钦定七经纲领

    一卷。清学部图书馆编。此书将钦定七经中卷首纲领截割而成卷。其中《易经》三篇:一论作《易》传《易》源流,二论《易》道精蕴经传义例,三论读《易》之法及诸家醇疵。《尚书》三篇:一论删《书》传《书》源流,今文

  • 载书图题咏

    一卷。清王士祯(1634-1711)等著。王士祯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新城(今山东桓台)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授扬州推官,迁国子监祭酒、翰林院侍讲学士,累官至刑部尚书。后因避讳改为士

  • 四书大成直讲

    二十卷。清李锡书(详见《四书臆说》)撰。是书乃李锡书晚年所作。认为前儒言孔子集群圣之大成,朱子集群儒之大成,四书乃圣人之大成,集注章句乃朱子之大成。故是书以“大成”为名。首载朱子年谱,尊朱注,不载朱子

  • 春秋朔闰日至考

    三卷。清王韬(1828-1897)撰。王韬字元晦,一字紫铨,号仲弢,又号天南遁叟、弢园老民。江苏长洲(今吴县)人。秀才出身。道光二十九年(1849)在上海英国人办的墨海书馆供职。咸丰十一年(1862)

  • 永遇乐

    春情风暖莺娇,露浓花重,天气和煦。院落烟收,垂杨舞困,无奈堆金缕。谁家巧纵,青楼弦管,惹起梦云情绪。忆当时、纹衾粲枕,未尝暂孤鸳侣。芳菲易老,故人难聚,到此翻成轻误。阆苑仙遥,蛮笺纵写,何计传深诉。青

  • 五经类编

    二十八卷。清周世樟(生卒年不详)撰。周世樟字章成,太仓(今属江苏)人。此书摘录五经之语,编辑而成,以备当时为文而用。全书分十门,每门又分若干子目。书末附诸经略说,经义辨伪、辨疑各数条。

  • 竹书纪年

    二卷 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因原本写于竹简而得名,亦称《汲冢纪年》。案《晋书·束晳传》,晋太康二年(281),汲县人发魏襄王墓,得古书七十五篇,其中有《纪年》十三篇,今世所行题沈约注,亦与隋志相符。顾

  • 四书典故考

    一卷。清戴清撰。戴清,字静斋,原籍休宁,后迁扬州。是书原分十二卷,自序云“汉人谈经最详典故,宋儒视为粗迹空疏者,未必不有所藉口。我朝名儒辈出,即四子书考据音,不下数十家,流览之下,勤加采录,垂二十载,

  • 席氏读说文记

    十五卷。清席世昌(生卒年不详)撰。世昌字子侃,常熟(今属江苏)人。关于此书的成书经过,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载:“子侃得惠校《说文》本(即《读说文记》)而善之,欲推广其义例,作《说文疏证》,草创未就

  • 补高邮王氏说文谐声谱

    一卷。近代王国维(1877-1927)辑。国维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又号永观,浙江海宁人。幼年肄业于杭州崇文书院,1898年入上海罗振玉所办的东文学社。1903年起,任通州、苏州等地师范学堂教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