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论语说

论语说

① 二卷。清桑调元撰。桑调元字弢甫,钱塘(今属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官至工部主事。此书分上下二卷,每卷又分五个子卷,计500条。该书主旨在于阐发《四书章句集注》未尽之义,如谓人知无欲则刚,而不知无欲尚非刚之类。此书为其门人所录,门人尊其师说,对陈氏所言悉加收录,颇显芜杂。② 四卷,清程廷祚(1691-1767)撰。廷祚字启生,号绵庄,一号青溪居士,江苏上元(今南京)人。尝从李塨学。著有《易通》、《晚书订疑》等。是书四卷,多言义理,而持论能见其大。时常引旧说以正朱注。不主一偏。是书刊于道光十七年(1837),书首有廷祚自序,说是书始创于乾隆二十年(1755),改定于二十二年(1757)及二十三年(1758)之春,凡四易其稿。该书有道光十七年(1837)刊本。

猜你喜欢

  • 东巢杂著

    二卷。不著撰者名氏。《四库》馆臣在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时,据浙江巡抚采进本首有陆鈛序,序中有“同邑人东巢子”字样,《四库》馆臣又依《两乡水利事宜》、《甬上耆旧诗小传》,考得此书为明倪复(生卒年不详)

  • 罍庵杂述

    二卷。明朱朝瑛(生卒年不详)撰。朱朝瑛字美之,号康流,海宁(今属浙江)人。崇祯进士,知旌德县。入清,隐居不仕。从黄道周游,为学折衷诸家之说。著有《读易略记》、《读尚书略记》、《读春秋略记》、《读周礼略

  • 易象大意存解

    一卷。清任陈晋撰。任陈晋字似武,号后山,一号以斋,江苏兴化人。任大椿之祖父。乾隆四年(1739)进士,官至徽州府教授,以通经闻名,有《燕喜堂文集》、《后山诗集》。此书不载经文,惟折衷诸家之说,阐明易象

  • 龙虎山志

    三卷。元元明善(生平事迹见《清河集》条)撰、明张国祥续修。此书为皇庆三年(1313)明善任翰林学士时奉敕所修。原本体已不可考,仅存延祐元年(1314)程钜夫序及吴全节进表。清修《四库全书》时曾得此书,

  • 韩非子平议

    一卷。清俞樾(1821-1906)撰。《韩非子平议》是俞樾所著《诸子平议》中的第九种书。在《韩非子平议》中对《韩非子》一书的文字进行了校订,更正了一些错误。书中的见解有许多可取之处。《韩非子平议》有《

  •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八十卷。清纳兰性德(1655-1685)编。相传其稿出自陆元辅,性德死后,徐乾学刻入《九经解》,才取性德的名字。性德原作成德,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四年(1675)进士。官至乾清门侍卫。有《纳兰

  • 栋峰遗稿

    二卷。明曾梧撰。曾梧,字于易,江西广昌人。生卒年均不详。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官至常州府知府。该集文冠以应诏疏,反复申明合祀天地之说。有文一卷,诗一卷。初刻于嘉靖年间,后毁于火。天启辛酉(162

  • 昌谷集

    四卷。《外集》一卷。唐李贺(790-816)撰。李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其祖上郑孝王亮,系唐高祖李渊从父,故李贺可谓唐王朝宗室后裔,故自以郡望称“陇西”,但家道早衰。李贺七岁能辞章。深得韩

  • 铁龛诗草初集

    一卷。《二集》一卷。清王永江(生卒年不详)撰。王永江字岷源,奉天金州(今属辽宁)人。诸生,官至奉天省长。是书大都感时愤世,托物见志之作,各体皆备,而五古尤胜。初集中《杂诗》七首,《咏怀》二十一首,七言

  • 永历实录

    二十六卷。清王夫之(1619-1692)撰。夫之字而农,号斋,湖南衡阳人。晚居衡阳石船山,世称船山先生。崇祯举人。曾参加桂王政权,后觉国事不可为,遂隐居,从事著述近四十年。对天文、地理、历法、数学等都